什么?!
羊毛难道会戏法?
朱元璋再次挠了挠头。
但凡换个人出这种话,他一定以戏弄君王的罪名,把对方叉出去打五十大板。
羊毛要是软黄金的话,那蒙古草原上那么多羊群,蒙古人不早就富甲下了,他们还用得着去抢大明百姓的东西吗?
就在朱元璋疑惑不解时,朱标却瞬间明白了儿子的意思,振奋的大叫一声。
“父皇!羊毛确实是软黄金!”
“……”
被吓了一跳的朱元璋,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自己的标儿,还是没忍心让人把标儿叉出去,洗把脸清醒一下。
“咱不明白。”
朱元璋双手一摊,看着两脸坏笑的儿子和孙子。
明明这片地方有三个人,咱却感觉和他们格格不入呢?
难道是人老了,跟年轻人玩不到一起去了吗?
朱标见父皇还不明白,英儿到底是什么意思,连忙压下激动的心情,出声解释。
“父皇有所不知,当初陆上丝绸之路还通畅,西北地区归汉人政权管理时,曾教会他们利用羊毛,织成羊毛织物,卖到西方诸国,就被称之为软黄金!”
只可惜,后来历代领土变迁,没有了技术上的支持,也没有固定的住所,自然就没有了纺织业的发展。
反倒是西方的一些国家,开始生产织造那些羊毛织物,并且反销回来的价格更高。
甚至有些国家的商人,恬不知耻的将羊毛织物的起源更改,好坐地起价,殊不知,早在数千年前,汉人就开始利用羊毛纺线织物了,而在有了棉花等更加轻巧便夷保暖衣物后,由于羊毛纺织造价高,便逐渐远离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目前也仅有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使用羊毛制成毛毡或毛毯来取暖,羊毛织成的衣物,都只有贵族才能穿。
朱元璋听完朱标的解,还是似懂非懂。
“就算是羊毛织物是软黄金,可他们只有羊毛,没有纺织的手艺,难道让他们现织吗?”
“对!”
朱标和朱雄英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们可以安排好纺织机,然后让他们的百姓前来我们的边境地区纺织,还有就是,让他们多养羊,多出羊毛,还可以派商人去收羊毛,这样一来,养马的就会越来越少,最重要的是,那羊跑起来不如马快!】
听到这里,朱元璋心神一动,终于领悟到了乖孙的真正意图。
“羊迁徒起来很费劲,再了,纺织机安排在哪处边境地区是咱了算,他们总不能像以前一样,把羊群赶出几百里地去,这样一来,蒙古的百姓就算是在边境扎下根了!”
朱雄英见老朱上道了,不停地点头附和。
对。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游牧民族为什么要赶着牛羊马匹在草原雪原上来回跑,是因为他们生喜欢自由吗?
不。
那是当地统治者们,根本不想着建设他们的家园,不想着长治久安,不想着改善放牧的环境,如何能够持续发展,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只想着抢抢地抢财富,以掠夺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而不是汉人朝廷,集结朝廷与民间的力量,遇山移山,遇水治水,把不宜居的环境,逐渐改造成肥沃的田地,用来让百姓安居乐业。
蒙古百姓在数百年以前,有许多是有过安居乐业的经历了,但他们这一代,显然是忘记了。
不过没关系,朱雄英认为让他们体验几年好日子,他们会回想起来,以前是如何当汉人百姓的。
“好啊!好啊!”
朱雄英想的是如何通过改善民生,来达到再一次的民族大融合。
而朱元璋则多想了一层。
“只要让百姓们扎了根,那些抢不了大明百姓的蒙古骑兵,也会在附近扎根,等他们扎几年根,咱们想打他们的时候,就不会深入数千里的草原和雪原,漫无目的地追着他们跑了!”
如此一来,战马除了撤兵时跑得快一些,也没有什么优势了。
朱标更是高深一笑,出了个主意。
“父皇,在让他们用羊毛易物的时候,记得告诉他们,我们大明对他们的战马根本不感兴趣,并且要把战马,甚至是其他马匹的价格压低。”
“压低?”
朱元璋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缘故。
马匹价格压低,但羊毛价格提升。
不论是民间还是贵族老爷们,为了获得大明更多的粮食与衣物还有器具,绝对是自下而上的养羊还不是养马。
“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咱还得教他们如何轮休放牧。”
不然总是扎根一处,把地皮吃秃了,那块土就废了,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缓过劲儿来。
朱元璋时候放过牛,在这一点上是深有体会。
“爷爷真厉害!”
朱雄英给老朱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粗中有细。
有接地气的老朱当皇帝,在吃喝这一块,绝对是最强保障。
“乖孙,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没有咱就让礼部按照刚才讨论好的,去和蒙古互市的负责人谈生意去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又点零头,示意老朱先别着急。
【和蒙古那边没有什么要的,但纺织机,我知道一种更高效的羊毛织物机,到时候让工部造出来,送到西北边境去。】
除了整架织机以外,朱雄英还要在其中加入一些需要磨损更换的零件。
就像双面印花织布机一样。
这样就算别人想要盗取织机技术,也得先过冶炼技术这一关。
而拥有了大量煤炭做支撑的冶炼技术,提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放眼整个世界,没有谁能够追赶得上大明如今的生产技术和水平了!
因此。
朱雄英才有信心,能够利用这样的优势,在十年内,以西北地区百姓趋于和平,只与蒙古精锐对战的手段,夺回失地,重振华夏!
毕竟,许多蒙古百姓往上数几百年,也与汉人是同一个老祖宗,而拿下西北之后,还需要百姓们来建设,没有什么比当地更适应当地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了。
“那还等什么,标儿,你去拿纸笔,这次的纺织机还是你带着乖孙去工部盯着,咱去通知礼部,薅羊毛!”
……
宣府,边关重镇,是防御蒙古部族南下的咽喉之处。
本来这个地方,长期处于两国争夺的区域,但自从去年冬岁,因王保保之死,鞑靼与瓦剌不知从何,提前探知到消息,趁蒙古内部混乱之际出兵,在此驻扎的明军也没闲着,趁着蒙古首尾难顾,将宣府重镇拿下,并将边防线,向北推进了五十里地。
蒙古部族对于要不要收回这片土地,一直争吵不休。
直到大明想要互市的消息传过来,蒙古部落与大明边军,便默契地全部将大量边军,往后撤离了五十里,专门留出一片区域,让它成为未来的互市交易的重点地带。
进了三月,冰雪消融,草木萌芽,蒙古部落的首领们,望着腾出来两个月的“无人区”,心里也跟着长草。
“姓朱的怎么还没消息,这马上就要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了,他们不会是故意耍我们,稳住我们不让我们南下抢粮食,然后让我们闹饥荒吧?”
喜欢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请大家收藏:(m.6xxs.com)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