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们计划在某个战略要地设伏,给鬼子以重创,可上面却以各种理由驳回,导致战机贻误。我们实在痛心疾首啊!”
楚云飞听到此处,心中怒火中烧,暗暗想道:“晋绥军高层如此短视,白白浪费了多少抗日的好机会,实在可恨!如今可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陈振华目光坚定地:“陈副师长,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现在我们有机会重新开始,共同为抗日大业拼搏。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定能给鬼子沉重打击。”
这时,一位旅长忍不住道:“陈旅长,您不知道,我们在晋绥军里,为了抗日的事没少和高层争吵。他们总是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完全不顾国土沦陷、百姓受苦。“
“我们提出的一些抗日策略,他们根本不重视,还我们是在瞎折腾。可我们眼睁睁看着同胞被杀害,怎能坐视不管?”
楚云飞心中一阵共鸣,心想:“是啊,看着同胞受苦,谁能无动于衷?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不能再让鬼子肆意妄为了。”
陈振华拍了拍这位旅长的肩膀,道:“我明白你们的心情。现在好了,我们走到了一起,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出来,共同商量。”
师长王靖国环顾众人,感慨地:“实不相瞒,像我们这样真心抗日,却在晋绥军受排挤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分布在各个部队,带领着不同的队伍,驻扎在不同的县城。他们同样渴望能真正投身抗日,只是苦无机会。”
“比如,驻守在邻县的19军68师张师长,他一直主张主动出击,骚扰鬼子后方,可每次计划都被搁置。还有暂编38师李师长,他训练士兵极为严格,一心想打造一支能与鬼子正面抗衡的劲旅,却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支持。”
楚云飞心中一动,想道:“这些人都是抗日的有生力量,若能将他们团结起来,那抗日的力量必将大增。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和八路军一起,干出一番大事业。”
陈振华听后,立刻吩咐身旁的人员,将这些晋绥军的人员名单,以及他们所带领的部队和此时所驻扎的县城,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他深知,这些人将是抗日力量的重要补充。
看着陈振华如此重视和优待他们,尤其是看到楚云飞挑选的那 2000 名晋绥军,陈振华直接给予了可以随时带领他们上战场前线抗日的权限,72师长王靖国极为感动。
他眼眶泛红,“扑通”一声,向陈振华下跪道:“陈旅长,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与信任。吾等之前报国无门,处处受限,如今终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真正抗日的曙光。”
陈振华赶忙起身,将王靖国扶起,道:“王师长,快快请起。咱们都是为了抗击鬼子,拯救国家,不必行此大礼。”
这时,副师长陈从容眼睛一亮,道:“师长,如果咱们现在向忻州反击,怎么样?再忻州,驻扎着61军的两个师,那61军的两个师,平日里不也是经常跟您在一起商讨抗日之事吗?“
“若能联合他们,里应外合,或许能给鬼子一个沉重打击。据我所知,忻州的鬼子最近正忙于调兵遣将,防御相对薄弱,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我们可以先派人去与那两个师联络,商定具体的作战计划,然后找准时机,一举进攻。”
王靖国听了,沉思片刻,道:“陈副师长所言不无道理,那两个师的将领,确实与我交情匪浅,他们同样对鬼子恨之入骨,抗日决心坚定。”
“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们要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现在我们还是待罪之身,还要与八路军方面充分认可。“
“忻州毕竟是战略要地,鬼子必定也会有所防范。我们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鬼子太原的援军何时会到,只有把这些都考虑周全了,我们的行动才能万无一失。”
楚云飞听着他们的讨论,心中也在快速盘算着:“忻州之战若能成功,不仅能打击鬼子的嚣张气焰,还能极大地鼓舞抗日士气。“
“但正如王师长所,必须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制定出一个完美的作战计划。”
陈振华听着他们的讨论,心中暗自思忖。他深知,若能联合这些力量,对打击鬼子、扩大抗日根据地将有极大帮助。
但此事关系重大,必须谨慎行事。于是他道:“诸位的想法很好,联合抗日力量,共同打击鬼子,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期望。但作战计划需详细周全,我们要考虑到各方因素,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商讨,制定出最稳妥的方案。比如,先派侦察兵去摸清忻州鬼子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工事,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进攻策略。同时,我们还要做好群众工作,争取当地百姓的支持,为作战提供便利。”
众人听了陈振华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此时,宴会上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众人围绕着联合抗日的计划,各抒己见,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繁峙县城的这场宴会,不仅化解了彼茨隔阂,更成为了抗日力量融合与新作战计划孕育的起点,为未来的抗战局势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可能。# 繁峙谋局:忻州劝降的契机与布局
在王靖国与陈从容热烈的交谈中,陈振华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潜在的重大契机,眼神瞬间一亮,迫不及待地道:
“王师长,倘若您能回到忻州,有没有把握对61军的那两个师进行劝反、劝降呢?”此言一出,席间气氛陡然凝固。
楚云飞听闻,心中顿时打起鼓来,暗自思忖:“61军那两个师,虽与王师长有些交情,但毕竟是晋绥军的编制,要让他们临阵倒戈,谈何容易?这其中变数太多,实在难以预料。”
陈从容亦是一脸凝重,心里同样没底,深知此事实属艰难,成功与否实难预估。
王靖国陷入了沉思,他眉头紧锁,目光凝视着桌面,脑海中思绪翻涌。一方面,他深知此事责任重大,一旦答应,便意味着要承担巨大风险;另一方面,若能成功劝降,对抗日大局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经过足足五分钟的深思熟虑,王靖国缓缓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向陈振华,语气铿锵有力地道:
“陈旅长,若您信得过我,肯给我这个机会,给我王靖国这个面子,我王某就算拼上这条命,粉身碎骨,也要为咱们三六五师,为咱们全华夏的统一抗战大业争取这个机会!“
“就目前局势而言,我直接去与61军的两位师长私下沟通,成功劝降的把握大概有 30%。但要是咱们能对忻州城形成兵临城下之势,给他们施加足够的压力,能将机会提升到 50%以上。不过,我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把握。”
陈振华和众人听闻,都不禁凑近,专注聆听。
王靖国继续道:“首先,咱们可以利用当前的舆论优势。如今鬼子肆虐,全国上下同仇敌忾,抗日是大势所趋。“
“我们可以在忻州城内外广泛宣传抗日的正义性,揭露鬼子的暴行,让民众的抗日情绪高涨起来。这种氛围一旦形成,61军的将士们也会受到感染。“
“同时,传播八路军在各地抗击鬼子的英勇事迹,突出我们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惜牺牲的精神,让他们明白加入我们,是顺应民心、顺应历史潮流之举。”
“这样一来,能在思想上动摇他们继续为晋绥军高层错误政策效力的决心,我估计这能将劝降把握提升 10%。”
“其次,我们可以对61军的两位师长晓之以利。他们在晋绥军内部,想必也受到过诸多限制,难以施展抗日抱负。“
“我们可以向他们承诺,若加入我们,将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抗日舞台,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去指挥部队,并且在物资、装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同时,表明八路军对待友军一视同仁,共同为抗日胜利而努力,未来抗战胜利后,他们也将在新的抗日力量格局中有重要地位。这一番利弊分析,应该能再增加 10%的把握。”
“再者,我们可以发动与61军有渊源的各方力量。我与两位师长私交不错,但仅靠我一人之力还显单薄。”
“我们可以联络那些与61军将士有同乡、同学等关系的人,让他们帮忙从中斡旋,传递我们的诚意和抗日理念。这些亲近之饶话语,往往更能打动他们。如此操作,又能提升 10%的成功几率。”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m.6xxs.com)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