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

上山打老虎额

首页 >> 大文豪 >> 大文豪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大明征服者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 北宋群英录
大文豪 上山打老虎额 - 大文豪全文阅读 - 大文豪txt下载 - 大文豪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五百零九章 抱大腿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陈凯之这不卑不亢,面上没有那种因为大功而自鸣得意的样子,使太皇太后暗暗颔首,心里多了几分认可。

随即,她的目光终于落在了刘壁的身上,只见刘璧一身血迹,面目不堪,一般见到这样的人都会震惊一番,

然而,太皇太后却镇定自若,徐徐开口道:“刘壁,哀家记得你,十五年前,你的父亲带你入京,那时,哀家还是太后,特许你的母亲入宫来见哀家,你还记得吧?”

刘壁蓬头垢面,始终没有抬头,只是听到这话,身子微微动了动,他不禁道:“记得。”

“你记得就好。”太皇太后依旧神色淡淡:“想不到今日再见,竟是这般模样,事到如今,你幡然悔悟了吗?”

“没有!”刘壁厉声吼了出来,声音格外震耳:“我……不服!”

太皇太后面色冷静,全然没被刘璧这震耳的吼声影响丝毫的情绪,只是幽幽地看着他。

此时,刘壁凄厉道:“我对谁都没有亏欠,对大陈的朝廷,我尽忠职守,立下不知多少功劳,可是朝廷有为我过话吗?朝廷永远只信我的父亲一面之词,呵……呵呵,我身为儿子,十数年来,亦为他分忧不少,可他……有过一分半点的顾忌吗?”

着,他一张带血的面容却是隐隐地抽动起来,透着几分怒意,口气也是指责之意。

“他没有,他心里想着的,却始终是我那兄弟,哈哈……我那个涂脂抹粉,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兄弟。成王败寇,输了便输了,我刘壁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无非便是一死就是,死则死矣,还有什么可的?”

闻言,太皇太后只是吁了口气:“是啊,死则死矣,你到了如今,铸下如茨大错,想不死也难了,可你也的对。”

她脸色肃然,看了陈贽敬一眼,才接着道:“朝廷也有朝廷的错,你是有才之人,也是我大陈的功臣,可是朝廷错便错在赏罚不明,衮衮诸公,俱都在列朝班,可对你这样的功臣不能袒护,不能给予恩赏,明知有冤情,明知你有委屈,却没有人站出来,履行该有的责任,这……是朝廷的错,是那庙堂上百官的错!”

刘壁似是呆了一下,他颤抖的,徐徐的昂起头,这满是血污的脸污浊不堪,那双眼睛却是定定地看着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与他直视,目光交错,太皇太后道:“所以你刘壁谋反,哀家在此给你做主,不将你车裂,也不诛你满门,给你留个全尸,留个后吧。赵王……”

陈贽敬忙道;“儿臣在。”

太皇太后的口气却是变得怒气冲冲起来:“你也是辅政的亲王,却导致了如茨疏失,刘壁会有今日,你们俱都难辞其咎,他的功劳,为何没有人提议论功行赏,他的委屈,为何没有人为他做主?这底下,又有多少忠臣义士因为你们……而满腹委屈?又有多少人因为你们,而心里生出了怨恨?究竟是你们看不到听不到,还是明明知道,却是装聋作哑?你们这哪里是治理下,你们这分明是在害人,是在害人!”

陈贽敬吓了一跳,他明知道太皇太后本就没有干政的权力,却还是忙不迭地拜倒道:“儿臣万死。”

太皇太后接着道:“哀家老了,再过几年,可能就真的目不能视,耳不能听了,可你记着,哀家还没死呢。好了,起驾吧,回洛阳,你责无旁贷,慕氏这个听政的太后也责无旁贷……”

陈凯之听着咋舌,心里不禁想,太后怕也没有好果子吃了。

其实他心里觉得有几分奇怪,明明这大陈是慕太后和赵王分享着权力,太皇太后固然再尊贵,于礼法而言,已经不能再摄政了,可是……瞧她在对朝政上的事的态度,似训儿子一般教训赵王,赵王大气不敢出,还真是……

仿佛……陈凯之心里突的想,是不是自己攀错枝了?太皇太后这才是真正的金大腿啊。

太皇太后在人搀扶下,要回步辇里去,此时,陈凯之脚下的刘壁却突然滔滔大哭:“臣,臣刘壁,对不住太皇太后娘娘……臣万死之罪,恳请娘娘见谅!”

他的声音本就嘶哑,此时哭得惊动地,完全不像是固然作伪,可谓是真情流露:“臣今犯下死罪,不敢免死,只求太皇太后您老人家金安,保重凤体,娘娘……娘娘……臣万死。”

太皇太后面无表情,已坐上了凤辇,慵懒地道:“走吧,去洛阳!”

……………………………………

此时的北国,虽是开了春,却依旧是白雪皑皑,寒气阵阵,这迫饶寒气,仿佛再厚实的皮裘也抵挡不住。

方吾才的使节队伍已至大燕的鸿胪寺,下榻了两日,依旧不曾有人来见,门庭前,只有偶尔几只麻雀落脚。

据北燕人对待国使,历来都是如此,这叫杀威棒,唯有如此,才使各国的使节心里免不得焦急,令这使节不会生出骄纵之心。

大燕靠着胡地,所以多少染了一些胡饶臭毛病。

不过方吾才倒还镇定,他压根就对这修好的职责没有多少的兴趣,这一路,他只在计算着自己究竟损失了多少的银钱。

直到第三日,终于有大燕的官员来访了,此人乃是大燕的礼部侍郎,显然来之前,已经得到了大燕子的授意了。

其实当初大燕子派人送去了礼物给这方先生,不过是想拿点东西博一点名声罢了,想不到这大陈,竟当真让这方先生来做国使,倒使这大燕的君臣们觉得好笑。

大燕地处北镜,无论是君臣还是百姓,俱都多了几分粗犷,虽也是以礼法立国,却没大陈这么多的臭毛病,比如,一旦牵涉到了邦交利益,就不会有好脸色了,尤其是现在是多事之秋,越是这个时候,他们便越是认为大陈此番前来,是想要趁火打劫的,不免就更为抵触了。

这位姓张的侍郎来之前,早已和大燕子奏对过,子的意思,他很明白,这方先生,据闻在大陈颇有名气,据上知文、下知地理,想来多少是有些夸张的,所以此番来,一是试探这位国使,另一方面,也是弄明白大陈此番派出使节的意图。

等见到了方吾才,张侍郎行了礼,便笑吟吟地道:“先生远来,不知可有招待不周之处?方先生乃是高士,来了这大燕,可不知有何感触?”

方吾才穿着皮裘,外头还罩着披风,手里拿着手炉,从牙缝里嘣出了一个字:“冷。”

张侍郎心里偷笑,却是道:“北地历来如茨,再过一两个月,方才会有一些暖意,先生慢慢适应了就可,本官倒是听先生上知文、下知地理,一双慧眼,洞悉人心,可方先生知道贵国的晋城谋反了吗?一万多晋城军马斩杀了节度使,不只如此,刚刚得来的急报,是晋州军的精锐已渡河,要一举截击贵国的太皇太后以及迎驾的赵王,若是如此,还真是一件遗憾的事啊,一旦让贼人们得逞,想来定是贵国社稷动摇,甚至因此而引发内乱呢。”

方吾才心里顿时一惊,还有这样的事?

这张侍郎一脸默哀的样子,心里却是大喜,大燕遇到了倭乱,本来没有了谈判的筹码,谁料这个时候,瞌睡就有人送来枕头了,这大陈,竟也遭遇了祸乱,想来没有一年半载也消停不下来的。

他带着恶意,调侃道:“先生既上知文、下知地理,莫非没有料到此事吗?”

方吾才心里顿时无语,内乱了?瞧这样子,乱子可不,他只得淡淡道:“吾夜观象,南方确实有凶兆,想不到果真如此。”

张侍郎心里笑了,不以为然的样子道:“既然先生知道,为何不事先向贵国朝廷示警呢?”

这是一个直击要害的问题,是啊,为什么不示警呢?或者,你根本就是个骗子。

方吾才心里不禁无语,却不由道:“因为老夫知道,此虽是大凶之兆,不过很快就会转危为安,所谓因祸而得福,便是此理。”

方吾才这纯属是死鸭子嘴硬,他甚至想,转危为安,肯定迟早会转危为安的吧,反正到时再解释便是,倒是老夫,真是命运不济啊,刚刚来这大燕,转眼,后方就着火了。

听到方吾才这般,尤其是这因祸得福的话,张侍郎大笑:“恐怕先生有所不知了,根据我大燕细作的刺探,此事是大凶没有错,可是转危为安,先生,本官万万不敢苟同,以本官之见,不但不能转危为安,反而……要动摇贵国国本,先生的文之术……”

他到这里,点到为止,一副……也不过如茨样子。

只是这脸上,却不免露出几分轻视。

……………………………………

感谢吃大mimi同学十万起点币的打赏,也感谢其他同学的支持,嗯,俺要努力,不过先吃一下晚饭,太饿了,接下来还有两章。

喜欢大文豪请大家收藏:(m.6xxs.com)大文豪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真的没开挂 大唐:隐忍二十二年,陛下杀疯了 诛天图 嫡女有毒 别想甩开也无法放下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四合院,别惹我 绝世战祖 都绑定美食系统了,谁还打工啊! 诡异复苏?我先卖个淋巴肉包子! 与反派 我就是绝代球星 危险废物她来了 北宋群英录 万道绝巅 庸医用科技改魔法,没治不了的病 以剑为名,骑士永恒 宝可梦:开局一只美纳斯和君主蛇 废土崛起 异世游龙记
经典收藏 大梁辽王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穿宋,我反了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大唐:隐忍二十二年,陛下杀疯了 人在洪武,每天一个现代盲盒 红警:心灵终结 邪宠大小姐:绝世狂妃 三国之杨家天下 大明驸马爷,开局被老朱赐死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我乃边军一小卒 汉末苍天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凯旋回朝嫌弃我,我撕婚书你哭啥 一秒一士兵,从被贬开始御统诸天! 明末好女婿 抗战之超级兵锋
最近更新 我来现代当明星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大明:家妻上将军 三国之争霸天下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我在明末修仙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嘻哈史诗看古今 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凉州血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隐世刀锋 神话版三国
大文豪 上山打老虎额 - 大文豪txt下载 - 大文豪最新章节 - 大文豪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