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砂铸钱法只是妙在想法新奇,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难点,甚至是孩子都能掌握。
新币铸造的难点还是铜,锡,铅的比例。
子婴只知道五帝钱中,铅的含量更多一点。
实际上铅的熔点比锡更低,也更软。
因此,为了增加半两钱的硬度,除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铜含量,剩下的多是锡的含量。
铅只有少少的一点。
直到唐代的合金工艺再一次上升。
才发现,多加铅并不会降低合金硬度,甚至能更加凸显锡的锋利。
用多铅青铜合金铸造出来的钱币,边角更加锐利,表面更加细密,质地更加紧致。
同时也更加耐磨。
而新铸出来的铜币颜色也由原来的青白,变成镰黄色。
子婴把制作砂模的办法交给章邯,其他就没有管了。
只让他们多多的尝试加铅的比例,铸造出不同比例的钱币交予陛下检查。
到底要采用哪种比例,到时候陛下自有决断。
而这次扶苏给李承看的,正是最终定下来的款式之一。
李承仔细端详完正面的始皇元年四字,翻到背面,才发现北面还印着‘半两’二字。
以及,两个字之间,还连着一条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麦穗。
十分的花里胡哨。
当然,想要仿造的难度也肉眼可见的增加了。
毕竟麦穗的颗粒细,稍有不注意,就会糊成一团。
李承:……
陛下以往的风格都是大气的奢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的这种花里胡哨的式样。
李承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
“长公子确定要在‘下第一钱庄’公布以旧换新的消息么?”
“那赵国以前的钱币要如何兑换?”
赵国的钱币并不像秦国一样,用重量命名。
而是长得像三角铲子一样的‘布币’。
布币不止会随着国君不同,铸造的地址不同,印制的字样和铲子的样子有略微的不同。
还会因为重量原因,分出大布。
大布币的重量跟秦半两差不多,布币只有秦半两的一半重。
由此可见,推广的难度可想而知。
想要强行推行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然是按照重量兑换。”
着,扶苏又掏出一枚更一点的钱币。
式样和之前的半两一样,也是方孔圆形。
只是,尺寸和厚度都缩了一半。
原本印着半两的位置,印着五铢二字。
“考虑到各国钱币的大不一致,父王除了准备推行新的半两,还准备了这种新的五铢钱。”
主打一个你想要的重量我都有,
“至于其余重量的钱币,只能根据重量来兑换了。”
如果这都不满意,那他就只能留着旧钱做纪念币或者融了卖铜块了。
完,扶苏神情淡漠的喝了口茶。
李承:……
这才是陛下派遣五万精锐运粮过来的真正原因吧。
万一这种新钱币的政策推行不顺利,或者受有心饶蛊惑,引发民乱。
可以直接用大军镇压下去。
同时,也是对他的一种警告。
陛下统一货币是认真的。
警告他不要想着推诿或者耍聪明延迟执校
李承:……
看来陛下对他们这些六国归降的将领也不是全无防备。
想到这,李承收起了探究的神情,表情严肃的表示,
“不知长公子此次带了多少新币过来。”
“不如,这次的兑换就从太守府开始?”
反正新币推行之后,各郡太守所在县邑作为咸阳之外最重要的行政单位。
必定会首当其冲受到陛下的关注。
一样要强制执校
不如卖扶苏一个面子,同时也向陛下表一下忠心。
作为北方四郡中最的一个郡,他想要更进一步的机会可不太多。
错过这次,只怕之后再难遇到了。
扶苏见李承语气坚定,神情严肃,就知道他想清楚了这其中隐藏的缘由。
父王的眼光和格局,放眼的是整个大秦。
做的决定是想让大秦能长治久安,延绵万世的。
是那些只能关注到自身利益,或者只会空口许诺的儒生根本理解不聊。
放在以前,他会担心父王的想法太超前,
而整个大秦可能都无法跟上他的步伐。
如今,
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毕竟,现在有子婴珠玉在前,父王之前的一些想法都显得有些保守了。
就像这次的货币统一。
嬴政与朝臣们原本商议的结果是,先通过政令通知各郡,
以秦半两作为大秦的唯一官方货币。
六国旧币则通过各郡县的钱官兑换回收。
考虑到六国旧币的重量存在差异,
嬴政决定,两年之后,再发布《秦律》,非半两不得用。
从而避免出现囤积六国旧币的行为。
没想到,子婴在章邯实验出新钱的配方后,
直接在秦半两的前提下,又让章邯铸了一批的五铢钱。
同样的式样,字体依旧是让李斯帮忙写的,盯着李瞻帮他雕的母钱。
“这样一来,不管是哪国的货币,都有差不多大的重量与之匹配。”
“明年之内兑换,还能用重量与之匹配同等重量的大秦的钱币。”
“明年之后,再出现的六国旧币,就只能当做纪念币收藏,或者当做铜料按斤收啦。”
完,子婴还郑重其事表示,
此事,可以加入到《秦律》之郑
其强势的态度,让嬴政都有些无语。
子婴一方面在鼓励着行商。
甚至,还专门为咸阳的货郎们设计了货郎担架,连图纸都分享给了咸阳的工匠们。
显然是想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行商这事之上的。
另一方面,对商贾的防备,又比谁都严重。
不止是一心一意让扶苏快点搞司市署,尽快完善监督制度。
还准备专门成立一个遍布全大秦的官方钱庄。
负责各郡县钱财的借贷。
利息在他看来还十分的低廉,一百钱一年才八钱的利息。
而存款的利息,虽然比贷款的更低一些,但是也很不错。
至少,一年存一百钱到‘下第一钱庄’,第二年就可以得到一百零四钱。
而存一万钱,就能多四百钱。
这个政策一旦推行下来,可想而知,来钱庄借款的人肯定不少。
而存钱的人,在确认了钱庄的可靠性之后,人数也不在少数。
这样一来,原本那些拿着大把钱财放高利钱的商贾,必定就少了很大部分的客源。
钱庄的这种运行模式,存贷之间,钱庄看似还有四钱的利润。
实则不然。
毕竟,存款的利息,作为官方钱庄,是要实打实给的。
借出去的货款却不一定能百分百的收回来。
而遍布整个大秦的钱庄要运行下来,掌柜,杂役的工钱都不在少数。
如果存款和借款的人不能维持一个平衡,
甚至还有亏本的风险。
想要不亏本,就得用存款的钱通过其他手段,赚更多的钱,才能维持住平衡。
也就子婴这表现出来的赚钱本事,才让人稍微放心了一点。
不过,
最终,嬴政还是只同意存款利息的事,并没有同意借款出去的提议。
毕竟,黔首们可以爱存不存,
官府想要去催借出去的款,更容易出现意外情况。
要么官商勾结,要么强制执行,更容易引发民乱。
不如不借。
喜欢祖龙养崽日常请大家收藏:(m.6xxs.com)祖龙养崽日常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