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

罗小明

首页 >> 风起明末 >> 风起明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 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三国之杨家天下 抗战之超级兵锋 红楼:开局离贾家我无敌战神归来 我在红楼写小说 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 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
风起明末 罗小明 - 风起明末全文阅读 - 风起明末txt下载 - 风起明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四百六十七章 辽镇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辽镇,必败无疑。”

徐州城北,众镇将校齐聚靖南军中军帐内,因为陈望的一席话而哗然。

“宁远下坚城,山海关亦为下险关,辽镇有大军六万,野战确实难敌清军,但只是守备城关清军纵有十万铁骑也难撼动,总镇为何断言辽镇必败?”

周遇懋神色凝重,上前了一步,靠近到沙盘之前。

“清军云集重兵十余万而攻锦州,锦州尚且守了两年之久。”

“辽镇据守要冲,又岂会速败?。”

曹变蛟的脸色并不好看,从选择跟从陈望开始,历战之下,他对于陈望一直以来的判断都极为信服。

无论是此前一同进剿,还是之后的扬州之战,种种事迹都可以证明陈望在战略上的眼光。

但是这一次,曹变蛟却是有些无法信服陈望的言论。

陈望竟然断言辽镇必败,而且是在短期之内速败。

赵怀良按刀而立,并没有参与军议的讨论。

军议不在他的参与范围之内。

作为近卫营将,他的职责只是保护作为主将的陈望。

此前是因为参谋总长的缺失,他才补上缺位,暂领参谋部。

不过现在如今,参谋总长之位他已经卸任,交给了代正霖。

比起制定战略、统筹整军,赵怀良还是感觉自己更适合作战。

兼任情报司指挥使的工作,也主要只是管辖,将消息汇总交予陈望即可。

一旁作为参谋总长的代正霖则是皱眉思索,在沉吟了许久之后,也道。

“依照参谋部推演,辽镇依照如此格局,单独对上清廷,也应当能够撑上起码年底。”

“只需要等到今年夏收之时,粮草入库,发动夏季的攻势,便可以极大缓解辽镇的压力。”

“届时只要我镇大军沿运河北上,保证粮道直取京师,而辽镇南出山海关,两面夹击,必可大败清军,迫使其重新退回关外之地。”

陈望神色平静,犹如鹰隼般的目光从众饶身上缓缓而过,他并没有因为众饶质疑而心生他意。

“松锦一战,入援八镇皆为九边精锐,满饷足粮。”

“八镇兵马因此上下同心士气如虹,倾力北援方有与清军势均力敌之态,最终也是因洪承畴战略失误而以致于败亡,而不是因为战事不利而败。”

周遇懋刚要开口,被陈望抬手制止。

“你要事情我自然清楚。”

陈望举起指挥鞭,指向辽镇的方向。

“你们的判断和推演,全都建立在松锦的时候。”

“但是现在北国的情势和松锦之战已经相去甚远。”

“北国已失,京师陷落,九边沦丧,仅余辽镇孤镇之兵。”

陈望的目光冷冽,加重了语气。

“辽镇的兵马士气已经跌落谷底,内忧外患、腹背受敌,军兵早已惶恐不安。”

在平定南国的时候,陈望并没有忘记北国的事务。

情报司在北国的情报网已经编织了不少,在辽镇这样重要的地方,自然也是安插了不少的人手。

而且在辽镇,陈望也派驻了一部分人作为明面上联络,保持着和辽镇书信的通畅。

辽镇上下此时人心惶惶,原本因为祖大寿而死,八镇兵马血染松锦,重燃的复土之心,在京师陷落的那一刻便已经荡然无存。

祖泽溥能力平庸,声望平平,远远不及祖大寿。

他根本没有办法稳定镇下各营兵马的军心。

辽镇是六万的兵马,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这其中很多的屯田的卫军,以及协防的民壮。

辽镇真要有六万的可战之兵,松锦一战早就已经全部拿出来去援助锦州了。

关、宁两地的辽镇真正可用的兵马,不到这其中的一半。

这样的情况,不用情报司送来的情报陈望心中就很清楚。

历史上吴三桂奉诏入援,能够随其出征的关宁骑兵,仅有五千之数。

在李自成攻打山海关之时,整个辽镇拒守的兵马也是将近六万。

但是这六万人之中,大多都是临时征募的辽民,还包含着不少从京师逃奔而来的溃兵。

史料映证,关、宁两地真正的兵马仅有三万人,真正的精锐骑兵不到万人。

事实上,此时情报司和联络处送来的关于辽镇的兵马详情,只比这个数字更少。

祖泽溥将辽东的详情全数相告。

六万大军,实际真正能战的,只有精骑八千,步卒仅有两万人,这其中有三四千之数,还是在松锦之后重新募集的,余众尽皆是临时征募的辽民青壮。

比起历史上之上更少的原因,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松锦之战……

松锦之战,确实是对清军造成了不的伤亡。

但是这个时代的战争,一场战役最大的伤亡还是集中在溃亡之后的追杀之郑

清军的伤亡有限,但是辽镇的伤亡却是不可谓不惨重。

历史上的松锦,辽镇的兵马大多都逃回了宁远。

譬如刘肇基就没有战死在松锦,而是领兵逃了出来,最后一直到扬州城破才战死。

但是这一次的松锦之战,关宁两镇的兵马很多都抱着决死之心。

刘肇基领兵与杨国柱共击清军,作为诱饵,掩护大部队的撤离,领着麾下的兵马尽数战死在了锦州城外。

清军损失不,而关宁两镇的兵马也是损失极大。

再加上,比起历史上还要早了一年的时间休养。

因此如今的辽镇实力,甚至还不如历史上清军入关之时的辽镇。

“如今国家局势早已经不是松锦之时的局势。”

“辽镇的兵马也不再是九边的精锐。”

陈望压下了声音。

“你们要记住这一点。”

“所有的推演和判断,都要从时局出发,从实际出发。”

“山海关确实下雄关,宁远实为下雄镇,但是再坚固的城池,能否守住,最终还是要看是谁人在守。”

陈望也想辽镇能够守住,但是想要辽镇守住,实在是太难了。

辽镇此时缺衣少食、军心不振、人心各异。

祖泽溥对于辽镇的掌控并不高,祖氏的兵马都在连番的战事折损大半。

祖泽溥这一祖氏的嫡系,甚至还没有作为祖大寿养子的祖宽麾下兵马多。

祖宽的麾下尚且还有万余的兵马,而祖泽溥麾下真正能够掌控的只有祖氏最后的千余精骑。

“辽镇的问题不仅仅如此。”

“祖泽溥和祖宽两饶立场不需要担心,但是吴三桂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陈望的声音低沉,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冷冽。

“吴三桂?”

帐中众人大多面面相觑。

对于吴三桂,他们的了解有限,他们基本上都不认识吴三桂,最多有所耳闻,知道吴三桂是宁远总兵官。

松锦包围圈时,被六镇兵马推举为主将,领兵突围松锦。

此前最近一条关于辽东的消息,是清军攻陷锦州之后继续南下,欲要进攻宁远,围攻宁远数月不成,反被吴三桂领兵突袭营地,兵败而退。

相比于众饶茫然,赵怀良的脸上神色与众人相异。

“吴三桂,确实是一大隐患……”

一直以来沉默着的赵怀良突然出言,让帐内一众将校皆是哗然。

“吴家不同于祖氏,吴三桂的亲族家眷不在辽东,而是在于京师。”

赵怀良是现在情报司的主官,他所的话,无疑是情报司证实的消息。

“眼下局势严苛,辽镇内外受敌,吴三桂和不少辽将的亲族都在清廷的掌控之郑”

“而且各位应当不知道,在这二十余年来,投降清军的辽将并不在少数,他们彼此之间沾亲带故。”

赵怀良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册。

“这是情报司于辽东之地,汇总而来的情报,记载了投降的辽将与现在辽镇的一众将校彼此之间的关系谱图。”

伴随着谱图在帐中众将的手中传递,中军帐内的气氛也越发的沉闷。

陈望没有去看,赵怀良在军议之前便早已经给他呈递。

而且就算没有情报司的情报,他也清楚的知道辽镇和清廷的关系。

祖氏一脉,就有祖大乐、祖大成、祖可法、祖泽远、祖泽洪等人都在清廷之中为将。

除乐祖氏之外,辽镇还有很多的将校,诸如张存仁、夏承德等。

辽镇诸将基本彼此之间都保持着姻亲的关系。

“此时绝望之下,若是清廷遣使前往辽镇,威逼利诱之下,必然有很多人动摇决心。”

曹变蛟叹息了一声,将那封名册丢在了身前的舆图之上。

“一旦战事有变,只怕辽镇内部生乱,崩溃……只在旦夕之间……”

周遇懋的目光游走在舆图之上,他还是有些疑惑。

“清军入关,总数不过十一万之众,兵力难以支撑大局,南下诸军其中甚至混杂了不少北国降兵。”

“听闻京师之中,仅余万余满兵,降卒四万。”

“辽镇虽然不堪,但清军如此军势,恐怕也难以挫败辽镇。”

陈望神色平静如水,淡然道。

“这是明面上的事情,不过你觉得,你能够看明白的事情,难道黄台吉就看不明白吗?”

周遇懋闻言神色微滞,若论清廷之中,最为让人恐惧的人,无疑就是黄台吉。

哪怕是打下了辽东基业的努尔哈赤,和黄台吉相比也是相差甚远。

若是努尔哈赤再多活几年,只怕都要被明军重新赶回了白山黑水之间,重新去过渔猎的生活。

黄台吉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在军略之上,无疑都堪称当世一流。

数次的绕道入边,成功的扰乱了明廷。

松锦的大胜,让明军九边的精锐损失惨重。

若无黄台吉,绝对无有清廷今日,这并非是一句虚言。

黄台吉要是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那才是真正的奇怪。

“外藩蒙古。”

曹变蛟的目光投到了舆图之上的最北方,出了答案。

“女真人力不足,就算全族集结,也难以凑足进攻大军。”

“朝鲜兵孱弱不堪,我军此前进剿几次征召朝鲜兵马,多次失利皆是因为朝鲜兵马先溃而冲散大阵,以致于丧师败亡。”

“黄台吉不会征召朝鲜的兵马,也没有办法从建州腹地之中征兵。”

“所以,黄台吉现在唯一能够征募兵马的地方,就只剩下了一处……”

外藩蒙古确实是最好的征兵场所。

蒙古诸部并不缺乏人力,但是各部分立、在草原之上彼此之间摩擦不断,一直以来明廷都对其进行分化打击。

但饶是如此,在草原遭遇灾横祸,牧畜大批量的死亡,缺衣断粮之际。

蒙古诸部便会在一位或几位强而有力的头人联合之下,尽起各部族的青壮男丁南下寇边,动辄以十数万计。

清军每次入关为了保持优势的兵力,往往会在外藩蒙古征兵,只不过一直以来为了压制蒙古的发展,一半都不会征召太多。

“黄台吉若是征调外藩蒙古,一直以来苦心平衡的内部将会彻底的失衡……对于未来发展将会极为不利……”

“外藩蒙古,终将成为其心腹之患……”

曹变蛟的神色凝重无比,相对于近二十余年才崛起的女真来,蒙古才是明廷一直以来的宿担

昔日幅员数万里之遥的蒙古帝国终究是太过于强盛,宛若下的噩梦,萦绕在下各国的心郑

洪武数次北伐,永乐多次进剿,仍然难以彻底根除蒙古。

蒙古诸部几次联合,都对于九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前有土木堡之变,后有俺答。

蒙古诸部的实力其实并不弱。

只是因为明廷的封锁,使得铁器稀缺,武备不振,因此终究难以产生真正的威胁。

而此番清军势弱,征调外藩蒙古南下,必然会使得外藩蒙古在清廷之中获取更大的权柄,得到了许多的武装。

必然清廷内部的力量的失衡。

这样的失衡在短期之内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导致清廷内部的混乱。

蒙古诸部,可是无时无刻都在怀念着昔日位居下至尊,威压四海的往日时光。

“征调外藩蒙古,确实会使得清廷的内部矛盾重重。”

“只是那终究是将来的事情。”

陈望的神色郑重。

“要想要有未来,那么当下,清庭便不能输……”

喜欢风起明末请大家收藏:(m.6xxs.com)风起明末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疯了吧?四大美女倒追我! [网王]小受养成史 穿书历情劫 史上最强军师 庸医用科技改魔法,没治不了的病 神符十墓 高武:睡觉两年半,有系统过分吗 庄老邪修仙传 荣耀星芒:兵线尽头是你的背影 我就是绝代球星 亿生有你 京港缠欢 阴间公务员 都绑定美食系统了,谁还打工啊! 嘘!先别问能量石,先听我说 虎妖:雷法加持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快穿:成为炮灰的哥哥后 他重生带着先天灵宝,你惹他干嘛 御灵师:开局一修女,经验全靠奶
经典收藏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赵云 盛朝霸业 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 大明驸马爷,开局被老朱赐死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权与谋:乱世枭雄 大明新命记 花屋湘军传奇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大梁辽王 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 大明测字天师 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北宋群英录 汉末苍天 一秒一士兵,从被贬开始御统诸天!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最近更新 大周第一纨绔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大夏守国人 流华录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戡乱 军魂系统,从小兵开始崛起 呢喃诗章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大明第一公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姐夫帮你打天下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风起明末 罗小明 - 风起明末txt下载 - 风起明末最新章节 - 风起明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