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世子威武 熵定天下 大唐:隐忍二十二年,陛下杀疯了 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 秦时小说家 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3章 佛理为契 远邦归心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晨钟响彻紫宸宫,异域风情入策郑借得慈光连远域,万方归向大唐风。”次日清晨,太极殿的朝会散去后,李承乾留下太子李象与郭正一、王玄策、礼部尚书魏徵等几位重臣,移步至偏殿的暖阁议事。暖阁内炭火正旺,驱散了深秋的凉意,案上摊开着李敬玄绘制的竺风物图,从曲女城的佛塔到恒河的帆影,一笔笔皆是西行印记。

李承乾端起茶盏,目光扫过众人:“昨日与诸位谈及西行见闻,多是风土人情。今日召你们来,是要细论一事——竺崇佛,举国以释教为尊,如何借佛教之缘,让这片万里之外的土地与我大唐同心同向,是当务之急。”

李象身着常服,手中捧着父皇带回的贝叶经抄本,轻声道:“儿臣昨日细观这经卷,发现竺佛教虽流派众多,但其核心的‘慈悲’‘向善’与我大唐佛教相通。若能以佛法为桥,或许能消弭隔阂。”他指着图中玄奘法会遗址的标注,“就像当年玄奘大师以辩才折服诸国,如今我们亦可借佛理交流,显我大唐气度。”

郭正一抚须颔首,接过话头:“太子所言极是。臣以为,可分三步走:其一,互派僧侣。选大唐高僧入竺弘法,不仅传经,更要带去我朝的典章制度与文化典籍,让竺信众知晓,大唐不仅有佛法,更有让百姓安居的治世之道。其二,共建佛刹。可在竺的曲女城、王舍城等佛教圣地,与戒日王联合修建‘唐竺共尊寺’,寺中供奉双方高僧的舍利与经卷,让往来信众见寺如见大唐威仪。其三,译经传法。组织高僧将竺佛经译为汉文,同时将我朝的《金刚经》《法华经》等译为梵文,在交流中让竺僧众感悟大唐佛教的圆融与精深。”

王玄策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册:“陛下,臣在竺时已留意当地高僧名录,其中有三位德高望重的论师,曾对玄奘大师的教义深为敬佩,若能邀他们来长安大慈恩寺讲学,必能带动竺佛教界对大唐的向往。此外,竺的佛教节日‘佛诞节’‘盂兰盆节’与我朝日期相近,可诏令两地同时举办庆典,互通庆贺文书,让百姓觉得‘虽远隔万里,共沐佛恩’。”

魏徵捋着花白的胡须,神色凝重却目光锐利:“以佛理联结是上策,但需避‘以力压人’之嫌。竺诸国林立,虽戒日王为盟主,但若明言‘臣服’,恐激起逆反。不如换一种法——‘共尊佛法,同沐王化’。我大唐可承认竺佛教的地位,同时通过贸易、文化交流让其依赖我朝:比如竺僧侣来唐需经我朝礼部登记,授予‘弘法使’身份;竺的佛教典籍若要传入周边国,需加盖大唐国子监的印鉴,借宗教影响力自然渗透我朝的规制。”

李承乾指尖轻叩案面,目光落在图中恒河与渭水的标注上,缓缓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佛教是竺的根,若要让其归心,需先护其根、顺其势,再引其向。朕在曲女城时,见戒日王对玄奘大师的遗物奉若珍宝,便知‘敬其信仰者,方能得其敬’。”他转向李象,“象儿,你可记得《道德经》之不争而善胜’之语?对待远邦,武力是后盾,而文化与信仰的共鸣,才是长治久安的根基。”

李象点头:“父皇教诲,儿臣记下了。儿臣以为,可在长安设立‘西域僧学’,招收竺、吐蕃、西域诸国的年轻僧侣,不仅教授佛法,更要让他们学习大唐的律令、算学、农耕之术。这些人回去后,既是传法的高僧,也是知我大唐强盛的使者,比千军万马更能让远邦心服。”

郭正一补充道:“陛下,臣还有一策。竺佛教寺院多拥有土地与信众,可与戒日王约定:大唐资助竺寺院修缮,条件是寺院需在经文中加入‘唐竺永为兄弟之邦,共护众生’的内容,让佛法宣讲成为两国友好的教化。同时,可派大唐工匠参与寺院修建,将我朝的斗拱、彩绘技艺融入其中,让竺百姓在仰望佛殿时,便见大唐风采。”

王玄策翻开另一份账册:“臣已核算过,若要推行这些举措,每年需从国库拨出约三万匹丝绸、五千石粮食作为交流之资,但换来的却是丝路商道的畅通与竺诸国的归附——据臣观察,竺的香料、宝石经丝路入唐,年利可达十万匹绢,实则是以利换大利。更重要的是,佛教的联结能减少边境摩擦,省下的军费远非此数可比。”

魏徵插话道:“还需防备一点——竺佛教流派复杂,若有势力借‘传法’之名行分裂之实,需设‘都僧统’一职,由大唐高僧兼任,统管往来僧众的教化与甄别,确保佛法交流不被异心者利用。”

李承乾听着众人议论,心中渐渐勾勒出清晰的蓝图。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长安城,晨雾中,大慈恩寺的塔尖隐约可见。“朕想起在竺法会遗址时,见石刻上刻着‘一切众生,皆可成佛’。这‘众生’,亦可理解为万国万民。大唐要做的,不是让竺‘臣服’于刀剑,而是让他们‘归心’于文明——让他们看到,跟着大唐,不仅能守护信仰,更能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让佛法中的‘极乐’,在人间现出几分模样。”

他转身,目光坚定:“郭爱卿,你牵头拟定《唐竺佛教交流章程》,细则按今日所议,突出‘共尊、互学、同利’六字;玄策,你负责护送竺高僧来唐的具体事宜,沿途驿站需妥善接待;魏爱卿,礼部要尽快筹备‘唐竺佛事交流会’,邀请周边国的使者列席,让他们亲眼见证大唐与竺的佛教盛事;象儿,你从东宫属官中挑选精通梵文与佛法者,组建‘西域宗教事务司’,专司此事。”

众人齐声领命,李象捧着贝叶经,忽然道:“父皇,儿臣还有一想法——可在竺的佛塔中,嵌入一块刻有大唐年号与‘下大同’字样的石碑,与他们的梵文碑刻并粒千百年后,后人见此碑,便知大唐与竺曾以佛为媒,共赴太平。”

李承乾眼中含笑,点头赞许:“好一个‘下大同’。这石碑,不仅要刻年号,还要刻上‘众生平等,万邦和谐’。佛法的慈悲,从来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济下。大唐要做的,便是让这慈悲之心,化作联结远邦的纽带,让万里之外的土地,在文明的感召下,自然向心而来。”

暖阁外的日光渐渐升高,透过窗棂照在案上的竺风物图上,仿佛为那些异域的山川镀上了一层大唐的金光。郭正一提笔在章程草案上写下“以佛为契,以文为脉,以德为范”十二字,笔尖落下时,带着一种笃定——他们要走的,不是征服之路,而是一条以文明为灯、以信仰为桥的通途,让远邦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归向大唐,不是臣服于强权,而是向往一种更辽阔、更包容的文明图景。

议事结束时,王玄策忽然想起一事,补充道:“陛下,戒日王曾私下提及,希望大唐能派一位公主入嫁竺,以亲上加亲。臣以为,若能以宗室女封公主,携带佛经与蚕桑、纺织技艺随行,既是和亲,亦是文化输出,比单纯的盟约更牢固。”

李承乾沉吟片刻:“此事可从长计议,但核心不变——无论和亲还是建寺,都要让竺明白,大唐的善意与实力并存。佛理讲‘因果’,我们种下‘文明互鉴’的因,自然能收获‘远邦归心’的果。”

走出暖阁时,寒风已散,阳光洒在朱红的宫墙上,映得“太极殿”匾额熠熠生辉。李象望着父皇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谓“万国来朝”,从来不是靠兵戈相加,而是如佛法所言“润物无声”——让大唐的文明之光,借着信仰的风,吹向更远的土地,让那里的人们自愿举起归化的灯,一步步走向这片象征着太平与繁荣的东方乐土。而他们今日所议的每一条策令,都是点亮那盏灯的火星。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m.6xxs.com)大唐储君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苍龙剑 都绑定美食系统了,谁还打工啊! 深宫弃妃:皇上别过来 荣耀星芒:兵线尽头是你的背影 龙傲天和他超强却想吃软饭的道侣 [网王]小受养成史 乱世铜炉 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 逍遥小村民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重生高武:我的天赋是钞能力? 嫡女有毒 我就是绝代球星 万道绝巅 快穿:成为炮灰的哥哥后 一直跑 原石纪元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大秦:开局百万大雪龙骑 庄老邪修仙传
经典收藏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 明末好女婿 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 三国之杨家天下 大唐混子生活 范进,求求你快脱下长衫吧! 大唐:我,晋阳知府 千门36天局 北隋军神 北朝帝业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战卒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大唐秦公子
最近更新 三国之争霸天下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我有无敌舰队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大明第一公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刷短视频被直播,古人全呆了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一品将军陈天佑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尘埃山 明末之白衣天子 流华录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