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间志

一分零二秒

首页 >> 九州民间志 >> 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招凶 夺命叉烧包 惊悚游戏:开局帮鬼怪做选择 偃偶 七夜诡事馆 午夜司机 九叔!任老爷家又闹僵尸啦! 暗光:夜行者 泰国巫术见闻纪实 三阴之血
九州民间志 一分零二秒 - 九州民间志全文阅读 - 九州民间志txt下载 - 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悬疑小说

元朝那些事44《钱武肃铁券》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元至元二十三年的梅雨季,江南的青石板路泡得发涨。钱家村口的老槐树下,七十八岁的钱阿公又把那只裹着蓝布的木匣子搬上了石桌。二十来个光脚的孩童蜷在石凳上,鼻尖还沾着挖蚯蚓时蹭的泥点子,眼睛却瞪得溜圆——他们知道,阿公要讲那枚“铁片子”的故事了,一个在元朝百姓嘴里滚了几十年,带着铁锈味和糯米酒香的故事。

“要这铁片子啊,可不是寻常物。”钱阿公的旱烟杆敲了敲木匣,铜烟嘴在暮色里泛着温润的光,“咱钱家祖上啊,出了个叫钱镠的老祖宗,那会儿还是唐朝末年,皇帝老儿乱糟糟的,到处都是打仗的兵。老祖宗带着吴越的百姓种桑养蚕、修堤治水,把个江南治得跟画儿似的。唐昭宗一高兴,就赏了这玩意儿——”

木匣掀开的瞬间,孩童们齐齐屏住了呼吸。一块泛着青黑色的铁片斜倚在棉布里,边缘卷着细密的锯齿,正面錾刻的字迹早已被磨得有些模糊,唯影金书铁券”四个大字还透着股子沉厚的劲儿。阿公粗糙的手指划过铁片上凹下去的纹路,指腹在“卿恕九死,子孙三死”的字样上顿了顿,“皇帝,这玩意儿能免死,老祖宗却没拿它当宝贝,反而跟百姓,‘保民平安,比啥免死都强’。”

故事讲到这儿,阿公总会眯起眼,望向村外那片被雨水浸得发亮的稻田。元朝初年的事儿,他也是从爷爷的爷爷嘴里听来的。那时候蒙古饶马队踏过长江,钱家祖宅的朱漆大门被战马撞得吱呀作响,族里的老人抱着铁券躲进了西厢房的夹壁墙,却没想到,第一个找上门的不是官兵,而是村里的王猎户。

“王大爷攥着铁券直哆嗦,后山的土匪要抢粮,让咱钱家拿出‘皇帝的牌子’吓吓人。”阿公的声音低下来,像怕惊醒了什么,“族里的太爷犯了难——这铁券是皇恩,可如今坐下的是元朝皇帝,拿前朝的东西显摆,怕是要惹祸。可再一看王猎户身后,跟着二十多个面黄肌瘦的婆娘孩子,太爷牙一咬,把铁券往木盘里一放,让长工举着走在前头。”

那场雨下得跟那年梅雨季似的大。钱家长工举着裹着黄布的铁券走在最前头,铁券边缘的锯齿在雨里闪着冷光,却偏偏让土匪头子红了眼。“那土匪头子早年在南宋当过兵,见过这铁券。”阿公,“他‘扑通’一声跪在泥水里,当年钱王治下,老百姓能在屋檐下安安稳稳喝热粥,如今世道乱了,可看见这铁片子,就想起‘不扰民’的老理儿。”

那土匪没抢粮,反而留下了半袋杂粮。铁券被雨水浇得透湿,回家擦的时候,太爷发现背面不知何时磕出了个凹痕,像滴没擦干的泪。打那以后,钱家人才明白,这铁券在老百姓眼里,早不是皇帝的“免死金牌”,而是块带着人间烟火气的“安民符”——它护的不是钱家的富贵,是江南百姓心里那点“世道再乱,总有人护着咱”的念想。

元朝中期,钱家村来了个姓赵的巡检。这人长得瘦高,腰间总别着柄锈刀,没事就蹲在钱阿公家门口啃烧饼。有回阿公往灶膛里添柴,听见赵巡检跟儿子嘀咕:“上头让查钱家的铁券,前朝旧物,怕生事端。”

那晚阿公没睡,摸黑把铁券塞进了米缸最底下,盖上新收的糯米。第二刚亮,赵巡检就带着几个兵丁进了门,靴底踩得青石板咚咚响。“阿公那会儿才十岁,躲在灶台后头,看见阿爷把赵巡检让进了堂屋,端出了刚蒸的桂花糕。”阿公的旱烟杆冒起袅袅青烟,“赵巡检盯着堂屋墙上挂的‘耕读传家’匾额,忽然问:‘钱家这铁券,真能免死?’阿爷笑了,:‘咱老百姓过日子,靠的不是铁片子,是人心。’”

兵丁们翻了半个时辰,连米缸都舀出了半缸米。赵巡检蹲在米缸边上,指尖蹭到了铁券边缘的锯齿,却突然喊了声“收队”。后来阿公才知道,赵巡检的老娘当年在吴越旧地讨过饭,饿晕在钱家祠堂门口,是钱家的老嬷嬷端了碗热粥救活的。“那铁券啊,在米缸里捂了半月,再拿出来时,糯米香都渗进了铁锈缝里。”阿公笑着拍了拍木匣,“打那以后,赵巡检路过村口,总给咱捎两斤咸肉,见了孩童就:‘这铁片子啊,比我的官印暖乎。’”

故事讲到这儿,暮色已浓。阿公往旱烟锅里按了按烟丝,火星子在暗处明灭。元至正十二年,红巾军过境,钱家村被战火染得通红。阿公的爹那年刚满十八,跟着族里的汉子把铁券藏进了村东头的老井,井沿盖了块磨盘,磨盘上堆着新割的苜蓿草。

“可到底还是漏了风声。”阿公的声音有些发哑,“有个见过铁券的外乡人告了密,铁券是‘前朝龙气’,谁得了能当王爷。红巾军的头目带着人来挖井,磨盘刚挪开,井里突然冒起了白气——不是水汽,是老百姓心里的怨气啊。”

阿公,他爹亲眼看见族里的老秀才跳进了井里,抱着铁券不肯松手。头目举着刀要砍,却见围观的百姓们忽然都跪了下来,有人哭着喊“钱王铁券护了咱们几辈子”,有人把自家的锄头砸在地上,溅起的泥点糊了铁券一脸。“后来铁券保住了,可老秀才的血,渗进了铁券上‘保民’两个字的笔画里。”阿公指尖划过铁片上一道暗红的纹路,“打那以后,这铁片子摸着就热乎乎的,像揣着颗老百姓的心。”

雨不知何时停了,老槐树的枝叶上滴着水珠,落在石桌上叮当作响。孩童们里有人打了个哈欠,阿公便笑着合了木匣:“今儿就讲到这儿,记住了——这铁券啊,不是挂在朝堂上的牌子,是咱老百姓心里的一盏灯,亮了几辈子,就没灭过。”

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散了,阿公却没回屋。他抱着木匣走到老井边,井沿的青苔比去年又厚了些。远处传来妇人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混着灶膛里柴火的噼啪声,飘向被晚霞染紫的际。铁券在木匣里静静躺着,那些被岁月磨平的字迹,在暮色里仿佛又活了过来——不是唐昭宗的金书御笔,是元朝百姓嘴里的家长里短,是钱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句话:“甭管谁坐下,护着老百姓的日子,才是真的‘免死’。”

晚风掀起阿公的衣角,带着些许潮气和糯米的清香。他忽然想起孙子年前的话,元朝的书生们写了本书,蕉南村辍耕录》,里头记着钱家铁券的事儿。可在他心里,这铁券的故事从来不在书上,在老槐树的年轮里,在米缸的糯米香里,在每个江南百姓起“钱王”时,眼里那点温暖的光里。

夜深了,阿公抱着木匣往家走,鞋底踩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声响。远处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散落的星星,护着这个藏了铁券几百年的村子。而那枚带着铁锈、血迹和烟火气的铁券,此刻正贴着他的胸口,跟着他的心跳,轻轻哼着一首属于老百姓的、永远不会停的歌。

喜欢九州民间志请大家收藏:(m.6xxs.com)九州民间志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战贞观 万道绝巅 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 庄老邪修仙传 清世梦有沉 庸医用科技改魔法,没治不了的病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舞蹈校花太诱惑,我强亿点怎么了 足球也是你能玩的? 开局废了,我开启最强进化 重回79:我带5个女知青御兽打猎开始 股神:暴富从炒股开始 人在亮剑,暗助晋西北铁三角 抽卡转职:我乃枪神,无敌世间 一直跑 与竹马校霸官宣后,前世老公气红眼 墨川东岸,樱花如霰 恶作剧之吻续写三部来袭 韧霜 斗罗之我是阴阳师
经典收藏 风水狂婿 这个警官从不加班 包公探案 老师嘿嘿一笑,鬼怪生死难料 我和阎王女儿有个约会 我在任家镇开白事店 末日再临之诱夫有道 我从东北出马到广州 九叔!任老爷家又闹僵尸啦! 重生后,真千金在恐怖游戏赢麻了 医道地仙 深渊寻踪 我是阴阳先生 梦魇传说 神狐降世,冷清夫君别太凶 诡命凶途 无心诡灯 我有一个狐仙老婆 我在恐怖世界里渎神了 寻尸问路
最近更新 表白警花后,我带老丈人进部! 庄神弄鬼 混在漫威的玩家们 卜妖寻面 穿越在恐怖片里的路人甲 盗墓:装!拼命装,小爷吴家逼王 阴符九阙 神:赐你欺诈,你反过来骗我? 东北第一阴堂:我供奉的竟全是鬼 惊悚游戏:女诡怎么都是我前女友 古镇谍影 末法我混成了茅山老祖 穿梭在阴阳两界通灵 阎王叫我来捉鬼 深渊里的眼 惊悚游戏?无所谓我会狗带 听蛇语,行阴阳 子不语之仓山诡事录 整个诡异世界都在等着我上天 规则怪谈:我真不是在玩温馨游戏
九州民间志 一分零二秒 - 九州民间志txt下载 - 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 九州民间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悬疑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