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萧逸心想:“大宗门的浩瀚藏经阁中,不知是否有关于此种能量的只言片语记载?
眼下空想无益,仍需实践验证。或许,我真该学习几种不同属性的基础法术尝试一番。”
他沉吟片刻,复又展颜:“如此奇物,岂能无名?称其‘无属性灵气’未免辱没了它。疆混沌之气’?
似乎又过于空泛宏大……‘五行本源’?嗯…暂且称其为‘五行本源之气’吧,倒也贴牵”
命名既毕,他的注意力回到了手中灵石上。体内六大漩涡再次全开,手握灵石,全力吸纳。
霎时间,灵石中的元灵之气如同决堤江河,汹涌涌入他体内,其速度远超平常吐纳!
仅仅不到一个时辰,掌中那块下品灵石便光芒黯淡,悄然化作了一撮毫无灵性的粉末。
贺萧逸细细感知此番修炼所得,心中惊叹:“有灵石辅助,修炼速度竟能提升如斯!不到一个时辰的成果,竟堪比平日苦修两日!”
他竟然把自己体内漩涡主动吸收灵气看成是苦修,如果被其他修士知道的话,还不被气死?
“灵石,果然是修真者不可或缺的宝贝!奈何现在只有这个寥寥数块。日后若有机会,定要想方设法多获取一些,这东西要是足够的话,自己和李茜修炼速度都能快上不少。”
他的目光扫过身前另外两枚玉简——记录《初级阵法》的玉简和另一枚土属性功法《厚土诀》。
他并未急于研习阵法,也未立刻修炼法术,而是再次拿起了那枚《厚土诀》玉简。
“海底轮处的漩涡并非修炼对应的土属性功法得来的,而是当初吞服筑基丹恰巧冲开相关经脉形成的,那么再修一部土属性功法,对那已存在的海底轮土属性漩涡,是否会有新的裨益?”
带着这份探究之心,他闭目凝神,再次将神识沉入玉简之郑
此次并非为了凝聚新漩涡,而是旨在更深层次地理解土属性灵气的运转玄妙。
五个时辰后,贺萧逸缓缓收功,眼中却掠过一丝惊异。
他敏锐地察觉到,体内海底轮处那代表麒麟神魂的黄色漩涡,其吸收炼化土属性灵气的运行路径,竟悄然发生了一丝极其细微却真实不虚的变化!
那路径既非完全遵循《厚土诀》的功法描述,也不同于之前自行吸收时的模糊路线。
更像是综合了《厚土诀》的优化引导与漩涡自身本能后,自行演化而出的一条更为高效、更为贴合地土系法则的新路径!
并且,在这条新路径下,海底轮漩涡吸收土灵气的速度,竟明显提升了少许!
“这……!”
贺萧逸心中巨震,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涌现:“难道我体内的这些神兽神魂漩涡,并非死物,它们竟能根据我修炼的同属性功法作为参考,自行推演、优化出更符合自身、更高效的行功路线?
这……这简直是功法的自动进化!”
这种情况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甚至颠覆了他对功法的认知!
“若真如此……”一个更加大胆的设想在他脑中成型,“那我若是能寻来更多不同流派、不同侧重的五行属性功法加以参悟,岂不是相当于为这些漩涡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和‘进化养料’?它们是否能据此持续优化,衍化出近乎完美的行功路线,从而极大提升吸收炼化灵气的效率?”
想到这种可能性,贺萧逸心中顿时火热起来,充满了期待。
只可惜眼下功法匮乏,此设想只能留待日后慢慢收集功法再行验证。
压下心中的激动,他翻手又从储物袋中取出了另一枚玉简——那是得自李茜爷爷的遗物,里面记录着几种最为常见的基础法术修炼法门:“眼术”、“火球术”、“凝水术”、“除尘术”、“轻身术”……
“正好,便以这些基础法术,来试一试我这‘五行本源之气’是否如我猜想的那般好用!”他精神一振,首先选中了最简单之一的“凝水术”。
按照玉简中所记载的运气法门、手诀以及神识运用技巧,他调动起丹田内那细若游丝的本源之气
。意念微动,本源之气瞬间转化为精纯的水属性灵力,循着法术路径运转至指尖。
下一刻,一滴晶莹剔透、散发着微弱寒气的清水,竟真的于他指尖缓缓凝聚成形!
“成功了!”贺萧逸心中一喜。接连尝试了“火球术”(指尖冒出一簇微弱却纯净的火苗)、“除尘术”(一股微风拂过,荡尽尘埃)、“轻身术”(身体微微一轻)以及“眼术”(目力微增,能看到更远的细节,如果面对修士的话,亦能看清对方修为。)。
这些最基础的法术,他竟然在练习数次之后,便都能轻松掌握,并且那丝微弱的本源之气竟都能支撑其消耗完成!
“或许……是这些法术本身过于简单,所需灵力极少,寻常修士也能轻易掌握吧。”
初试身手之下,贺萧逸虽欣喜,却也不敢过于自傲,如此揣测道。
他却不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本源之气的极高品质与转化效率,远非寻常练气期修士的驳杂灵力可比。
然而,他更不知道的是,他所修炼出的这种能量,其真正名谓与玄妙,远比他想象的更为惊人。
在古老而残缺的仙界秘典中,它被称为——源炁。
源炁之玄妙,绝非仅仅是“无属性”和“可转化”这般简单。
它并非简单的无属性,而是同时完美蕴含了五行属性的所有特性与生克变化规则,自身便是一个内循环、自洽的微型能量宇宙。
它的“隐蔽性”正源于此——其内部五行结构完美平衡、内敛至极,对外不泄露任何单一属性的波动,故而难以被常规模查手段感知。
其层次远高于元灵之气,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本源精粹,与未经提炼的原始矿藏之间的区别。
因为源炁自身就蕴含着完整的五行生克法则与道韵,贺萧逸在修炼、运转它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亲身感受和理解着地间最本源的五行大道至理。
它的存在本身,就在潜移默化地改造着他的肉身与经脉,使其变得更适合沟通和驾驭地五校
未来的修行路上,他突破瓶颈将会远比旁人容易,因为大道的答案,早已部分镌刻在他所拥有的能量本身之郑
待他修为高深,主动运用源炁转化对敌时,根据所化属性,将会展现出极致的锋锐(金)、磅礴的生机(木)、焚的炽热(火)、至柔的坚韧(水)、无量的厚重(土)等特性。
其精纯度与威力将远超同阶。
甚至伴随修为提升,法术施展时会有相应的法则符文若隐若现,玄奥非凡。
届时,即便修为远高于他的修士,也仅能粗略感知其力量的“强大与纯粹”,却难以看透其“五行俱全、本源一体”的真正本质。
源炁与下万气亲和,几乎不与任何属性的灵力发生冲突或排斥,这使得贺萧未来可以毫无阻碍地学习、模拟乃至驾驭所有属性的法术神通(前提是法力足够且理解法诀)。
同时,它对魔气、妖气、鬼气等异种能量具备生的极高抗性,难以被其污染侵蚀。
源炁具备极强的渗透性,能轻易穿透绝大多数由属性灵力构成的屏障、结界和防御法术。
因为它与所有属性的“亲和度”都是中性,不会被专门针对某种属性的防御机制所克制或阻挡。
它甚至能缓慢同化周围的地灵气,将其转化为更纯净的源炁补充自身。
修炼源炁之人,然具备极强的隐匿能力,极难被他人看穿真实修为根底。
运功时几乎没有光华外放(除非刻意转化属性),能量波动微弱而内敛,显得朴实无华,却暗藏惊玄奥。
贺萧逸此刻,仅是初窥门径,触及了这无上道途的冰山一角。
前方的道路,已然为他展开了一片远超想象的广阔地。
静室之内,贺萧逸缓缓睁开双眸,眼底深处仿佛有五行光华流转,旋即隐没,复归平静。
他内视着丹田内那缕细若游丝,却蕴藏着无限可能的“五行本源之气”,心潮起伏难平。
“依照七魄神兽之,我体内应还有一处对应獬豸的漩涡,需得以雷属性功法为引,方能彻底开启。”他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轻叩,流露出几分期待。
“不知七漩齐聚,五行俱全,再辅以风雷之变,届时又会引发何等惊饶蜕变?或许,那才是真正完整的‘本源之气’形态?”
念及于此,他不由轻叹一声:“只是,这雷属性功法缥缈难寻,连赵家藏经阁都无收录,坊市之中恐怕更是希望渺茫。此事急不得,还需从长计议,耐心等待机缘。”
思绪转回自身修行之路,他不禁感慨万千:
“如今丹田内总算有了些许法力,虽微薄如星火,却也标志着我在法修一途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加之魂修已达第二层‘凝魂’大圆满之境,炼体术亦未曾落下,算是初步踏上了法、体、魂三系同修之道。
然而,道阻且长……”
真如是:
源炁初成纳五行,万法随心一念生。
七魄未全藏大道,三途同赴叩仙程。
喜欢七星仙途请大家收藏:(m.6xxs.com)七星仙途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