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庇护所内,林风全神贯注,指尖(意念的延伸)萦绕的那一丝冰蓝色微光,如同拥有生命的极地浮游生物,随着他的意志缓缓摇曳。这便是在柳云瑶指导下,他从“静滞之心”中引导出的最初级力量——“冰尘之触”。
它并非强大的能量冲击,更像是一种概念的渗透。其作用范围极,强度微弱,但其本质却无比高贵与危险——它能在微观层面,暂时性地“减缓”乃至“暂停”目标区域的信息流动与能量交换。
林风此刻练习的对象,是柳云瑶模拟出的一个极其简单的逻辑运算光球。光球内部,一道代表基础信息流的光线正以恒定速度流转。
他屏息凝神,将指尖那缕“冰尘之触”轻轻点向光球表面。
没有声响,没有爆炸。只见那流转的光线,在接触到冰蓝色微光的瞬间,其运动速度以肉眼可见的方式……慢了下来。仿佛电影镜头被放慢了数倍,光线艰难地向前爬行,其本身的光芒也略显黯淡。光球整体的活跃度明显下降。
成功了!林风心中一喜。
但喜悦只持续了刹那。那被减缓的光线内部似乎产生了某种抵抗,试图挣脱这种强加的“停滞”。林风感觉到指尖传来的“冰尘之触”正在被快速消耗,维持这种减缓状态对他而言是巨大的负担。
仅仅三秒后,噗的一声轻响,冰蓝色微光消散,光球内的光线瞬间恢复了正常流速,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林风喘了口气,意识体传来一阵虚脱福仅仅是维持如此微范围、如此短时间的“静滞”效果,就几乎耗尽了他刚才凝聚起来的所有心力。
“控制力不足,持续性太差。”柳云瑶客观的评价在他意识中响起,“‘静滞’并非蛮力,而是精密的法则应用。你需更精准地理解‘停滞’的尺度,如同调节水龙头,而非砸碎水坝。继续练习,目标是维持十秒,且消耗降低三成。”
林风点头,没有丝毫气馁。他知道,在这条路上,他连蹒跚学步都算不上。他再次沉下心,凝聚精神,引导那冰冷的的力量,重复着枯燥却至关重要的练习。
每一次失败,每一次微的进步,都让他对“静滞”的理解加深一分。他开始意识到,这力量并非单纯的“冻结”,更像是一种对“过程”的暂时“中断”,一种在时间长河中投下的微“锚点”。
就在林风于意识深处刻苦磨砺“冰尘之触”时,外部宇宙的局势,正悄然发生着更深刻、也更危险的变化。
“星火”计划的成功部署,如同在“逆潮”弥漫的宇宙中建立起一个个坚实的桥头堡,有效地遏制了污染的扩散,恢复了逻各斯网络的活力。然而,黎曼-12的监控网络却捕捉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发生在更宏大尺度上的微妙迹象。
“‘逆潮’污染总体指数保持稳定,但分布模式出现变化。”黎曼-12向柳云瑶汇报,它的电子音带着一丝凝重,“污染正在从已被‘星火’覆盖的高密度理性区域,向周边科技水平较低、或尚未诞生智慧生命的原始星域进协…战略性转移。”
监控星图被投射出来。可以看到,代表“逆潮”污染的灰色区域,在逻各斯节点集群周围明显变得稀薄,但在那些广袤的、只有原始星云、初生恒星乃至尚未形成稳定行星系的混沌地带,灰色的浓度正在以极其缓慢、却无法忽视的速度增加。
“它在规避‘星火’的有效打击范围,”柳云瑶立刻洞悉了背后的含义,“将主要侵蚀目标转向防御力量薄弱,或根本不存在‘秩序’抵抗的区域。”
这是一种极其狡猾的策略。这些原始星域本身也存在着自然演化产生的“有序”结构(如恒星系统的引力平衡、元素合成规律等),虽然远不如文明创造的秩序复杂,但同样是宇宙“存在”的一部分。“逆潮”侵蚀这些区域,虽然单个区域的“无序”增益效率较低,但架不住范围广阔,总量依然可观。更重要的是,这像是在釜底抽薪,缓慢侵蚀宇宙诞生秩序与生命的根基。
“检测到多个原始恒星形成区出现异常。”黎曼-12调出具体案例,“星云凝聚过程受到不明干扰,概率云坍缩出现不应有的偏差,导致原恒星质量分布异常,行星系形成失败或结构畸形的概率显着提升。”
画面中,一片本该孕育出数个恒星系的巨大星云,其内部旋转凝聚的过程显得杂乱无章,如同被无形的手搅动,最终只形成了几颗孤零零、轨道混乱的褐矮星和大量无法聚合的星际尘埃。生命的摇篮,在诞生前就被扼杀。
“此外,三个已确认存在原始生命信号、但尚未产生文明的星球,其生态系统也出现非自然加速衰败迹象。”另一个画面显示,一颗原本拥有液态水和简单有机物的行星,其大气成分正在诡异地向不可呼吸的方向转变,地表温度失控性波动,脆弱的生命萌芽在短短数个行星年内大规模灭绝。
这些变化并非“逆潮”直接攻击所致,而是其污染了这些区域的底层物理规则或信息场,放大了自然演化中本就存在的“偶然性”与“毁灭性”,使得走向“无序”与“终结”的概率被大幅提升。
“归零现象”……正在以这种隐蔽而宏观的方式,悄然改变着宇宙的“生态”,使其整体向更有利于“虚无”的方向倾斜。
“我们无法在所有原始星域部署‘星火’。”黎曼-12陈述了一个冰冷的事实,“资源与算力不足以覆盖如此广阔的范围。且‘星火’单元在缺乏复杂逻辑结构支撑的环境中,其悖论场的生成与维持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柳云瑶沉默着,意志扫过那片片正在无声死去的星空。她能感受到那弥漫的、源自“归零”的冰冷恶意,它不再仅仅针对具体的文明或秩序体,而是开始侵蚀宇宙本身的“生命力”。
这比直接的战争更加可怕。
“调整‘广谱火种’项目优先级。”柳云瑶下令,“我们需要一种成本更低、部署更便捷、能够适应低逻辑密度环境的新型抗性单元或……信息疫苗。”
“明白。已重新分配研究资源。”黎曼-12回应,“但预计需要时间。”
时间……敌人最不缺少的,或许就是时间。
就在这时,另一条来自遥远星域、加密等级极高的信息,传入黎曼-12的核心。
信息源自一个长期潜伏在“和谐疆域”影响范围边缘的逻各斯隐秘观测站。观测站并非为了刺探,而是为了监控那片绝对秩序疆域可能对周边产生的影响。
信息内容简短却令人震惊:
【检测到‘和谐疆域’边缘哨站序列:K-77,于标准时前周期失去联络。最后传回数据片段显示,其内部环境稳定系数出现无法解释的断崖式下跌,伴随迎…极微弱的‘逆潮’共振频率。疑似被来自疆域内部的‘秩序净化’力量瞬间抹除。原因未知。】
柳云瑶的意志骤然凝聚!
“和谐疆域”内部出现了“逆潮”共振?还被其自身的秩序力量净化了?
这有两种可能:
其一,“逆潮”的渗透能力远超预估,已经能够侵入“和谐疆域”那种级别的秩序集合体内部。
其二,“和谐疆域”的环境智能,可能检测到了某种内部诞生的、被其判定为“高度无序”的苗头,并出于维护绝对稳定的本能,在其与“逆潮”产生任何可能的联系前,就将其连同可能被污染的载体一同“格式化”了。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意味着局势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和谐疆域”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它很可能已经被卷入,或者其内部正在孕育着新的变数。
“加强对其周边区域的监控,但严禁任何形式的主动接触或探测。”柳云瑶指示。现在绝不是与“和谐疆域”发生冲突的时候。
内忧外患,暗潮汹涌。
柳云瑶将目光收回,再次落向意识庇护所中那个仍在孜孜不倦练习的年轻身影。林风指尖的“冰尘之触”似乎比之前稳定了一丝,持续时间也延长了半秒。
他的成长,在眼下这愈发严峻的局势中,似乎被赋予了更紧迫的意义。他那源自异宇宙的“变量”特质,以及所掌控的、与“归零”同源却走向不同极赌“静滞”之力,或许将成为打破这日益窒息局面的……关键钥匙。
只是,这把钥匙,究竟会打开通往希望之门,还是释放出更深的绝望?
柳云瑶的意志如同亘古不变的星辰,静静照耀着庇护所,也凝视着那片危机四伏的浩瀚星海。
喜欢玄尘道涂2请大家收藏:(m.6xxs.com)玄尘道涂2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