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珍在陈家聊了一个时辰才出来,还见了陈家几个在家的孩子,给了见面礼,陈家本来是邀请她留下吃午饭,她以家里婆母儿为由拒绝了,趁机提出来邀请人上门做客。
“家里收拾好了,想着邀请我家老爷的同僚和左右邻居上门做客,也不知道夫人有没有空。”
华氏一口答应了:“那是要去的,我家里几个也是得闲的,要是需要帮忙你就喊我这几个儿媳去,不别的,这管家都是一把好手。”
“那就多谢夫人了,到时候还要麻烦孟姐姐帮我介绍介绍这晋城的各位女眷,以免失礼了。”
“这有什么,她在家办惯了宴席的,晋城别的不,这人就熟她认识的多。”
“是呀,母亲的对,王妹妹不嫌弃,我一定到。”
递上了写好的帖子,王慧珍才回家,前脚到家,后脚陈家就送了两道菜过来,是家里的特色,请她们尝尝鲜。
中午家里就王慧珍,王氏和阮一元三个主子在,厨房最近做的清淡,因为人少也为了省事,三人是一起吃饭的。
王氏问起来陈家的事,王慧珍如实了。
王氏放下筷子起来:“这陈家子孙真是旺盛,这还就是一支,也不知道咱们家什么时候能这样。”
王慧珍心里想着又来了,不过嘴上附和着:“可不是,一家子,原来大三进的宅子不够住,加了三进如今刚刚住的下。”
显然这不是王氏想听的,吃完了嘴里的菜,又开口:“这谁家也没见多养几个孩子就穷的,地方挤挤总是有的,这以后儿孙孝顺,也是热闹。”
王慧珍给阮一元夹了一筷子鸡腿肉,笑呵呵的:“是吃不穷,就是这家底培养一个出息孩子绰绰有余,两个孩子紧紧巴巴,三个孩子也不用谁让着谁,糊弄着长大传宗接代,咱们这样读了圣贤书的人家,可做不来这种事,想想就知道没什么好处。”
王嬷嬷借着给王氏盛汤的功夫提醒:“老夫人,这鸡汤是夫人特意吩咐给您炖的,您尝尝,是夫人一片心意。”
王氏本来生气的话又憋回去了,饭桌上安静半还是阮一元指着鱼要吃,王慧珍才挑了一筷子,确定没有刺才给他吃。
“娘,你看咱们一元真有福气,祖父祖母宠他一个,就是我和二爷心里眼里也就他一个,真是有福气的孩子,以后咱们一元可要好好孝顺长辈。”
“孝顺祖母,爹爹娘亲。”
阮一元的童言童语让王慧珍笑开了,又给他夹了一块肉吃。
王氏纵是不喜欢儿媳的一番话,也得承认,阮一元是个有福气的孩。
“一元是咱们阮家的长孙,自然是有福气的,他渐渐长大,以后也能照看弟弟妹妹,是不是一元。”
王慧珍笑笑没接话,反正这孩子生不生她了算。
“不过华夫人也真是贤惠,不光自己生了五个孩子,还让妾给陈家添了三个儿子。”
王氏羡慕的话脱口而出,王慧珍真想指着鼻子问问,的什么中式恐怖,不过还是克制住,不软不硬的回:“这要多亏陈家条件好,养的起,上行下效,咱们家从老太爷那辈就没有纳妾的传统,爹也是跟娘恩爱,没有纳个贴心人,我跟二爷了, 要是需要就聘个家世清白的好姑娘,免得搅合的家里不得安宁。”
“对了,娘,要不你回头问问二爷,喜欢什么样的,之前我问二爷,他总俸禄低养不起,还他跟爹学的,不想把家里搞的乌烟瘴气的,万一以后再有让了脸面蹬鼻子上脸,给一元脸色看,那他可不乐意。”
几句话完,王慧珍擦擦嘴,看阮一元也吃好了就:“娘,一元有睡午觉的习惯,看这头点的,怪可怜的, 你老慢慢吃,我先带着人回去了。”
着王慧珍让人领着阮一元就走了,独留王氏对着餐桌,反应半扔了筷子气到:“王嬷嬷,你听见了,她什么意思?”
王嬷嬷赶紧安抚主子:“老夫人,夫人没别的意思,本朝虽不禁止纳妾但是也不鼓励,二爷是有抱负的,不能让人在私事上讲究,陈家老太爷那是没有官身的,怎么能跟咱们二爷比呢?”
“那人家四个儿子,总有一个出息的,如今可不是享福了。”
“我的老夫人,您看咱家就二爷一个,不是养的好,我看公子也是有出息的,您以后就等着享福吧,孩子的事二爷和夫人自有计较,现在公子在您膝下承欢,您看您每都爱的不校。”
“那我就这一个孙子,我不疼他我疼谁。”
王慧珍回去眼皮子都没抬,哄着阮一元睡午觉,自己也歇了一觉。
下午不好去做客,还有三家临近的没走,除了陈家,还有季家,李家,冯家。
这几家就李家儿子最出息,如今长子在京中任职,有个好岳家帮扶,家里留了次子和儿子照顾父母,家里人口比较简单。
季家原是死在任上的知州一家,这一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没有回了原籍,反而如今落户在晋城,季知州是长子,殁的时候四十有三,长子也能订立门户了,可惜运气差点,只考上了秀才的功名,如今季家是季知州的弟弟季南当家,季南没有读书的份,做生意不差,之前靠着季知州在晋城混的也算是有头有脸,如今家里主要靠着季南管着的生意生活。
至于冯家也算是家族本地士绅,家里前两代出了败家子,跟阮家不相上下,不过好在败家子意外去世的早,没有完全把家底败光,靠着家产上一任家主官拜从三品致仕,如今老家主健在,多少有几分面子在,如今家主也是捐的官,就指望着孙子辈出个能顶立门户的。
冯家老家主也是个明白人,儿子辈虽没出息,靠着他的脸面,也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到孙子辈,冯家眼看着不上不下,老家主做主娶了一个商户家的女儿,家里外边的铺子如今正是这位管着,维持着家里的体面,至于肯读书的孙子也是一力托举。
几个邻居在王慧珍看来没有一个简单的,家家户户复杂的很,她也不厚此薄彼,都是亲自上门邀请,当然也没人拒绝。
喜欢穿越之过好小日子请大家收藏:(m.6xxs.com)穿越之过好小日子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