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梁科长的信寄出后第三,车间里正进行着最后阶段的48时满载耐力测试。机器轰鸣,所有人都不敢松懈,紧盯着各项参数。
就在这时,车间虚掩的门被推开了。利通公司的林经理走了进来,脸上依旧挂着职业微笑,但他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面容严肃、眼神挑剔的中年男人。
“陆厂长,苏技术员,忙着呢?”林经理笑着打招呼,目光扫过正在运行的机器,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这位是市二轻局技术科的郑科长,听你们这儿在搞设备创新,很感兴趣,特意过来看看。”
郑科长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立刻落在了那台轰鸣的样机上,眉头微微蹙起。
陆信和苏宁心中同时一凛。二轻局技术科?这可是主管他们这个行业的上级部门!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到访,是福是祸?
“林经理,郑科长,欢迎欢迎!”陆信迅速调整表情,热情地上前握手,“没想到领导会来,我们这儿正进行设备稳定性测试,有点乱。”
郑科长摆了摆手,直接走向样机,语气带着审视:“听你们搞出了一套了不得的藤材预处理技术,还惊动了省工艺美术厂的老梁?年轻人,动作很快嘛。”
他这话听着像是夸奖,但语气里的质疑意味更浓。
苏宁心头一紧,知道关键时刻来了。她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解释道:“郑科长,我们只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做了一些适应性改进,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原料损耗和品质不稳定问题。”
“改进?”郑科长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苏宁,“据我所知,这套东西的核心,是建立在你们那台所谓的‘引进原型机’基础上吧?逆向工程?这种路子,风险不啊,涉及到专利和技术引进规范的问题,你们清楚吗?”
林经理在一旁打着圆场:“郑科长,他们也是出于生产需要,探索一下……”
“探索也要在规则内探索!”郑科长语气加重了几分,“而且,我听你们用这套还不成熟的技术,拿到了外商的新订单?还试图跟省厂谈技术合作?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但步子迈得太大,容易出问题。万一设备不稳定,或者涉及技术纠纷,影响的可是我们整个地区的声誉!”
他的话像冰水一样泼了下来,赵老憨和春苗脸上都露出了紧张的神色。张师傅也停下了手里的活,担忧地看着这边。
陆信深吸一口气,知道此时绝不能退缩。他迎着郑科长的目光,语气沉稳而坚定:“郑科长,您提醒得对,规则和风险我们确实一直记在心上。我们研究那台报废原型机,主要是为了学习设计思路,并非直接仿制。我们的改进方案,尤其是核心的弹性微调结构,是独立设计的,这一点,所有参与研发的同志都可以证明。”
他侧身示意了一下张师傅等人,继续道:“至于技术稳定性和订单风险,我们更不敢怠慢。您看,我们正在进行的,就是为期48时的满载耐力测试,就是为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产品的稳定性,绝不敢拿客户订单和地区声誉开玩笑。”
郑科长冷哼一声,指着机器:“测试?这种土法上马的改进,测试就能保证万无一失?我见过的技术革新多了,很多都是纸上谈兵,一到实际生产就掉链子!你们这套东西,原理或许得通,但加工精度、材料寿命、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哪一样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他的质疑非常专业,直指要害。车间里的气氛几乎凝固。
就在这时,苏宁清亮的声音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郑科长,您的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攻关的重点,也基本得到了解决。”
她走到机器旁,拿起旁边记录测试数据的本子,递了过去:“这是过去三十多个时的测试数据,包括运行时间、处理原料总量、关键部件温度变化、以及间歇性检测的产品合格率。数据表明,机器运行平稳,各项参数均在安全范围内,产品合格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郑科长有些意外地接过本子,仔细翻看。上面的数据记录确实详尽、连续,看起来不像临时伪造的。
苏宁不等他发问,继续解释道:“关于加工精度和材料,我们使用了经过热处理的65锰钢替代原有的磷青铜,提升了抗疲劳强度;对于您担心的长期运行稳定性,我们独创了组合式弹性阻尼系统,有效吸收了高频振动,这个设计思路,我们查阅过大量国内外公开技术资料,确认属于创新范畴。”
她语气平稳,条理清晰,每一个论点都有数据或实物支撑,没有丝毫心虚。【未来蓝图】模拟器在她脑海中默默运转,为她提供着最扎实的技术底气。
郑科长看着数据,又抬眼看了看眼前这个年轻却异常沉着的女技术员,脸上的严厉神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他合上本子,走到出料口,随手拿起一根刚刚处理好的藤条,仔细检查着均匀的刮青面和柔韧的质福
“这东西……确实处理得不错。”他不得不承认,但随即又话锋一转,“不过,光有样品和数据还不够。你们这套技术,如果要推广或者合作,必须经过更严格的、有权威部门参与的鉴定。”
陆信立刻接话:“郑科长,我们完全理解并且欢迎上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我们正在进行测试,就是为了积累足够的数据,为将来的技术鉴定做准备。我们也坚信,真金不怕火炼。”
林经理见状,也赶紧帮腔:“是啊,郑科长,我看他们年轻人确实下了功夫,而且效果摆在这里。如果能成,对我们本地产业也是好事一件嘛。”
郑科长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扫过车间,扫过那台轰鸣的机器,扫过陆信和苏宁坚定而坦诚的脸,最终点零头,语气不再像刚才那样咄咄逼人:“好,既然你们有这个信心,那我就等着看你们的鉴定结果。记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别搞虚的。”
他又对林经理:“老林,他们这边,你也多关注一下,毕竟是你们利通的合作方。”
“一定一定!”林经理连忙答应。
送走郑科长和林经理,车间里的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赵老憨抹了把汗:“哎呀妈呀,可吓死俺了!这领导话,咋这么吓人呢?”
春苗也心有余悸:“宁姐,陆哥,刚才太险了。”
张师傅却露出了笑容:“险是险,但咱们过关了!苏同志,你刚才那番话,有理有据,硬气!我看那郑科长,最后是被咱们的技术和底气给服了!”
陆信看向苏宁,眼中充满了赞赏和感激:“多亏了你准备充分,数据扎实。”
苏宁摇了摇头,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郑科长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技术鉴定这一关,我们必须尽快准备,而且要准备得万无一失。”
“对!”陆信重重点头,“耐力测试结束后,我们立刻开始整理所有技术资料、测试数据和设计图纸,为鉴定做准备!同时,也要尽快联系梁科长,不能因为这点插曲就耽误了正事。”
经过这次突如其来的“审查”,团队不但没有被打垮,反而更加凝聚,目标也更加清晰。前路虽有挑战,但他们已经准备好,用实力去迎接一切考验。
喜欢我在八零搞事业请大家收藏:(m.6xxs.com)我在八零搞事业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