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过后,最近几洛阳宫的日常照旧。
一上午,秦亮在西堂厅面见了几拨官员。此时处理许多政务并非通过奏章,当面口述仍是重要方式。虽然改良造纸技术之后,纸张的文字承载能力比竹简提高了许多,但世事总有惯性,现今大多奏书内容依旧十分精简。
当值的门下省官员协助黄门郎,将今日觐见的文武分批安排了时间,否则一大群人都聚在御前等待,恐怕要无益浪费官员们的时间。
临近中午来的这批人中,有王广、羊祜、辛敞,还有杨威、王康、马茂等人。秦亮便邀请他们在西堂一起吃午饭。
在场的大臣都是秦亮比较亲密的人,是近臣也不为过,大家的脸上也多带着亲切的笑容,但还是可以看出来,大伙其实不太轻松。
王广端着葡萄酒杯,向边侧举了一下,卫尉王康立刻就反应过来,马上放下筷子也端起了酒杯,朝王广露出和善的笑容,“郡公请。”王康若非心里一直提着,生怕大意出什么差错,他不可能反应这么快。
秦亮一边夹着几案上碗里的菜,一边将大伙的神情动作都看在眼里。
这是没办法的事,皇帝在大义和理论上拥有生杀大权,此时西堂厅又不宽敞,大家离得那么近,不得稍微心一点。
不过在现今的制度下,这种情况对秦亮不算坏事。起码证实了,世人认可了他的大权,他也完全有行使生杀大权的能力。
当初秦亮坐上大将军之位,实际已经掌握洛阳大权,依旧急着攻灭蜀国、继而又是吴国,不也是为了现今的局面?虽然秦亮现在才只有三十出头,但没有饶功绩威望能与他相提并论了,威权自然也得到了加持。
午饭过去,秦亮又叫人招待了一杯冰镇葡萄酒。
如今北伐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秦亮的注意力自然更多在军队上。他环视左右在场的人,当即开口道:“中军将士平日里轮换屯田,我看不如授田于将士,可使他们安心为国家效力。”
王广道:“臣听朝中有占田的言论,而授田是指田地仍归国家所有?”
秦亮看过去,微微点头:“洛阳附近只有河南尹、河内郡,以及豫州颍川等地,公家田地有限。若是直接分给将士,等到兵员陆续改换,新的军士加入,很快就会无地可分。”
“等到军中兵卒因年纪、伤病等原因退出军籍,如果家中男丁无人继续兵役,或未能通过军营选拔,便另择土地授田,化为民户。那时可以给予老卒一些赏赐,令其迁出,并终身减轻租税、免徭役。”
马茂斟酌着词句,叹道:“陛下爱护将士,恩隆至斯,诸军必效死命。”
相比三国后期的情况,马茂得确实没错,他的话得比较委婉,言下之意其实是待遇太好了。
不过秦亮必须重视中军,尤其是中垒中坚二营精锐!
统一三国的功绩、祭受禅的名分,都不能完全依赖这些东西。既然秦亮快速崛起之后敢**,那便完全没有了退路,无论如何慎重都不为过。中军这股力量只要存在,那便是一道强有力的底牌,自然受秦亮的看重。
中垒中坚二营的忠诚度还是足够的,毕竟它们完全脱胎于秦亮在庐江郡的八部人马,那是他亲手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并且一起南征北战经历大战役无数,到了洛阳才改编而成。
另外的中军三营后来也编入了不少八部人员,尤其是中下层武将。所以整个中军五营,都算是秦亮的嫡系人马。
当然秦亮提出的待遇措施,也要包括屯驻在地方上的中外军。
这时羊祜的声音道:“现在下人少地多,择地授田没什么困难。但只需数十年,恐怕空置田地就会急剧减少,即便还有民屯的租地,官府也不能把人赶走。”
在场的几个人里,羊祜应该是表现最放松的人,言行比国丈王广都要随行一些。
他继续道:“不过授田可解释为‘应授’,譬如军士退役之后,便拥有了一百亩的名额,亩数上可以区别人多繁华的窄县、地广人稀的宽县。军士除寥待官府授田,也可以自行开荒上报。或是朝廷定期用民屯、徭役开荒,用以补充授田。”
秦亮想了想,点头道:“叔子所言不错。”
实际上几十年之后,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项举措制度化后,若真的能畅通实行几十年,已经算很不错了。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只能到时候再想法子。
秦亮又道:“另外勋官如果离开了军营,可以按照等级高低,明确授予做官的名额。之后尚书省便整理出具体可行的法子出来,诸位再详细商议。”
辛敞微微侧身,他不敢沉吟太久,只得先拱手道:“臣遵诏!”
他沉吟片刻,接着道:“陛下,很多军中将士不通文章,任命官职之前仍须考试么?”
现行的官吏选举,还是以察举、征辟为主,然后再经过考试,淘汰掉那些没有文才纯粹靠关系的人。之前司马家当权的那段时间,本来要全面实行九品中正制,但是司马家很快被扬州三家起兵推蕃了,后来便继续沿用汉魏时期的制度。
大晋建立后,秦亮也没管选举官员的制度。毕竟在他看来,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都有各自的问题,科举的条件则不成熟,而且科举也不见得没有毛病。随着乱世结束,下的食俐人群只会越来越多,科举选士不定还会加快速度。不过皇帝们的改革动机,应该没有考虑庶民负担的问题,主要还是想分化大族势力膨涨带来的威胁。
秦亮早已思考过这些问题,于是随即回应道:“自然要考试,考题区别开来,只要识文断句,明辨一般事理,即能合格。如果考不上,官职名额可以给其儿子。从朝廷到郡县,有大量执行处理具体事务的事官,这些官职就可以安排给勋官。”
一些事官职位根本不需要辩经,也无须饱读典籍,能识文断句就够了。军中将士特别是将领,在行军布阵中本来就有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完全胜任做官。
当然有些官位还是必须要能释经的人才,因为下那么大、郡县那么多,是非对错总要有个辨别标准,那么当朝对古典经书的释义就能让大家建立共识。
「书荒读者看过来。
推荐好朋友烟斗老哥的官场:《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烟斗是一位靠谱的老牌作者。
这本依然是精品。
文笔流畅、幽默,逻辑缜密。
像一列高速列车,一旦翻开就再也无法中途下车。
读了之后,不要太上头。
绝对是一部会让你熬夜追读,反复回味的作品。入坑不亏!」
喜欢大魏芳华请大家收藏:(m.6xxs.com)大魏芳华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