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隋

玄武季

首页 >> 且隋 >> 且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驸马爷,开局被老朱赐死 大阁老 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 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1627崛起南海 大明征服者 大明新命记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明末工程师
且隋 玄武季 - 且隋全文阅读 - 且隋txt下载 - 且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7章 灌顶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这个时空的丹士,最头疼什么?

除了昂贵的丹材,更是那些精益求精、“压力山大”的炼丹设备——器皿!

因为现在炼丹器具承压和耐热问题,丹士们在炼制大型而高级丹药时,往往会发生大事故!

啥?

炉顶飞,烟霞冒,丹士崩殂……

特别是那些高级的炼金术、铅汞还丹、金沙大丹,大多是大炼钢铁、缘木求鱼式的胡干、蛮干之举!

不炸,才是咄咄怪事!

真是空空浪费和牺牲了,那好大一批有绝对赋和探索精神的物理化学英雄!

这样的人才,粟末地可是绝对急缺需要啊!

所以,就目前而言,尽管在化学方面,杨子灿的水平也并不怎样,就是堪堪一个止步于爆炸化学方面的间谍。

但是,这也足够了!

即便就是这些东西,就已经完全可以在炼丹当年的化学物理理论知识上,彻底碾压王志远!

炼丹的玄学,阿布是不懂。

但是基本的物理化学合成、反应的道理,他还是懂一点点的!

关于阿布前世这方面的共同话题,那就又是一个副本的内容,有点又臭又长就不提了!

反正,在卫王杨子灿的吹水功夫下,大师王远知的双眼之中,全是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

!!!

其次,再陶派的核心理论。

陶弘景有三大成,道学、炼丹、医药。

道学,自不用,是“三教融合,佛道双修”之学,修仙之学。

王远知,立行之!

炼丹,基于陶弘景的《真诰》、《太清诸丹集要》、《合丹药诸 法式节度》、《集金丹黄白方》、《炼化杂术》等。

这方面,王远知学到了陶弘景的一些真传。

如关于汞和汞合金的认知,铅及铅化合物的认知,硝酸钾与硫酸钠的分辨方法(硝石),以及灌钢冶炼法、流水自然漏刻器设想,等等。

但是,炼丹方面,老王可没得真传,不太成矣!

当年太了,这东西的操作,言传弱于身教!

再是,陶弘景的医药学。

佣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补阙肘后百一方》、《效验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等等。

特别是《辅行诀》,是陶弘景去世之前的最后医学大成之作。

如果道学是修仙的理论,炼丹是修仙的外功,那医药学就是妥妥的修仙内功了!

道家搞来搞去,干啥?

不就是飞升入仙那点事!

所以,道士,特别是有为的道士,往往三者皆修。

如此,方可及仙!

但是,这王远知,寡人有缺啊!

他是前两者的确很行,但在医药学这方面,更加很弱!

这上面,他不仅不如他真师臧矜,更是连自诩祖师陶弘景的边边角角,都没达到。

医药学,这玩意儿的确需要分啊!

上,似乎并没有在这方面给予他老王更多的眷顾。

但是,人嘛,往往就因为没有,或者因为不强,就老想去努力补强!

这,便成了大师王远知,内心的病和执念。

以至于到了后来,随着年岁日长,为此而吃嘛嘛不香、辟谷都不行!

但是,有一个人,行!

谁啊?

偶遇的灌顶大师,杨子灿啊!

杨子灿,是个碎嘴的人。

他这人吧,特别喜欢在此时代的大师们面前,装逼卖弄!

特别是遇到像王远知、觉醒法师、刘铉、王通等这样的,就喜欢谈玄论道真经。

呵呵,朴素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谁不会翻来覆去上几句?

但是,往往就这,也就够了啊!

这些大师,研究的大课题,都是人心、大政和宇宙,最适合吹水了!

杨子灿的嘴里,可是有大把隋唐后的朱熹、王阳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子的素材实料!

这些人,哪个又不是儒释道三通贯顶?

随便抄一点,那就是屁精!

哦,不,是精辟之论!

如此之下,这时代的大师们,都一个个被他杨子灿似真似幻、云山雾罩的法,给整晕了。

梵幢寺觉醒法师、半神孙思邈、大师王通……都逃不出他那两瓣薄唇!

广皇帝的道派国师王远知,也不能敌!

针对国师王远知,阿布有的是办法。

除了谈玄谈理想,还跟人家瞎扯医学道!

阿布投其所好,讲的全是孙思邈那儿抄过来的医药那套!

不够?

那就再加点自己在穿越前的世界里,在学习战场急救课程时恶补的,那点可怜的医学医药知识和理论!

!!!

连番轰炸,这又搞成一个世界顶级医药学的玄学派讨论无遮大会!

不,二人抚掌欢欣的会!

会之后的国师王远知,很开心。

他感觉自己距离飞升的时刻,已经不远了!

一如当年他的先师老陶的二世之人,孙思邈。

孙思邈,大多数后人认为,他就是前世的陶弘景转世!

可现在,这个秘密也只有穿越过来的阿布知道。

如果道家真通玄,陶弘景转世孙思邈这出戏,倒是在时间上非常吻合。

谁大能转世,只是藏传佛教的独门独创?

!!!

“王师,别来无恙!”

阿布面见王远知,用的是传统的抱拳礼。

左手抱右手!

这在道教中,寓意负阴而抱阳,其中又蕴含五行,内掐子午诀,外呈太极图。

“大将军,好久不见!”

据已经一百零七岁的王远知,须发如漆,面白如玉。

他笑呵呵地也朝阿布,行道教抱拳礼。

“师越来越近仙道,这面目比上一次见,又是年轻了不少!”

阿布笑着一边调侃王远知,一边跟随他走进玉清观山门。

后边,胡图鲁将好几牛车礼物交给道童,让其自行赶进观内。

除了粮食财物,最显眼的却是崭新的书籍,那是阿布帮王志远用粟末地秘密技术印刷的着作。

玉清观,位于皇城丽景门内道左边。

阿布从东宫跑到这儿,可是有点距离,算是从皇城东边一边跑到西边。

这里,因为靠近西隔城的山水,所以气候、景色优美。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周围都是官衙、军营和祭庙,不过这地方听也是当年这位师亲自选的地方。

什么西南方是坤卦,代表母亲,五行属土。

为什么选这儿,原因成疑。

莫不是这家伙,有恋母情结?

这个,不好问。

反正走进玉清观,感觉非常豪奢宽大雅致。

现在都十月了,可这里苍松翠柏,生机俨然。

王远知常驻在玉清观西北角元辰殿后面的蓬莱,是一个很精致的去处。

“大将军,喝茶谈玄,还是有何指教?”

王远知知道杨子灿是个大忙人,这时候来,啃定是有事。

所以他等阿布坐下,便着道童上茶,笑着相问。

“啊呀,师,您这个可折杀我了!”

“我的微末道行,怎够得着在您面前卖弄,指教又何从谈起?”

嘴上这么,心里早就忘记前几次和这个往年交面红耳赤争论的场面。

“吆喝,这是去打了胜仗,升了大官,反而把尾巴藏起来了。哈哈哈……”

见阿布得少见的谦虚,王远知反而被逗得哈哈哈大笑。

“吧,需要老儿为你做啥?”

反常谦虚的阿布,立刻被王远知看到了端倪,于是直接开口问道。

“师,我有一惑,求解!”

阿布面色一正,道。

“讲来听听!”

王远知不动神色,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且耷拉下眼皮不看阿布。

“我听人,太玄为大乘,太平为中乘,太清为乘。”

“那我不明白了,这茅山正一又属于那一乘?”

阿布问道,一副迷惑的样子。

“哦?”

王远知微微一怔。

没想到今开门见山,这个二十多岁的当朝正红权贵,会问出如此严肃而深邃的问题。

王远知,是师道上清派茅山宗大道师。

现在的上清派,自然也属于师道。

可是上清派,并没有被当作是与师道等量齐观的独立道派。

在师道内部,上清派只是一个在传承三洞经法的基础上,更偏重传授上清经法的一个分支。

卫王杨子灿,正是赤裸裸地问,自己传承的三清派可否正一。

这是个很烧脑的问题啦!

虽坚持出自正一派大道,可自家的道经自成一系。

不是吧,那可绝对不能,毕竟那是南派道宗的根本,正朔之源。

否认正一道,就是否认上清派。

但两者,的确有很大不同啊!

这也正是现在流行的上清、灵宝等派,在师道同行中的纷争不容之所。

都三洞了,那正一呢?

“这个嘛……正一经早出,乃上清、灵宝等道经之基,然……今我三洞经法,俱出新意,也非正一所迎…”

阿布看着王远知,眼睛中不无戏谑之意。

“这,非我为逆……而乃宗门陶仙人所立教义!我等传经,恪守道统,仍归师一门也……”

“不过……卫王可有他解?”

王远知有点头大,但看杨子灿的模样,便知他有话要讲。

“王不才,倒是的确有点偏见。”

阿布啜吸了一口道门养生的蒙顶茶,咂咂嘴,等回甘过后,道:

“正一,遍陈三乘者,以具经通明三乘之致也。”

此话一出,大出王远知的预料。

这家伙,挺有才啊!

“陈者,申也,言末俗钝根,学于三乘,正一便为申明也。”

“又三洞总为一乘之教,故正一云:三洞虽三,兼而该之,一忱也。”

“正一,通于三乘也!”

……

正一通三乘!

“好!”

王远知不由得抚掌大赞。

这话,看似简单,但在大隋和以前的世界里,真还没人能提出来。

这些话,全是唐中期的道教经典《道教义枢》中的原话,那是经历无数高饶心血大成。

这里面,最闪光之处,还有一个许许多多的人根本无意识、看不见的时代潮流!

什么?

文化融合,经纶合一。

这是华夏文明在此时代呼唤大一统之后,在文化意识形态上的一个具体表征!

大家都在创新,大家都在争鸣,大家都在成家立派……

但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什么?

从自证,到明悟,到通圆平和,回归于太极,不就是道的真谛吗?!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这杨子灿,真乃灌顶之人啊。

一直困扰王远知的一个教派问题,突然觉得有了解决的曙光。

自己率领的道团,全以传扯上清经》为主,虽然很受皇家主流的青睐而声名大噪,可是在师道中并不被视为正朔主流。

这一点,是与宗门和先师的理想,大相背离的!

如果,在上清派的经义中,理清了正一与三洞之法的关系,就算是理顺了和整个下师道同门的关系。

那时候,上清派,才算真正上了层楼!

到那时,自家这个师道门后起之秀,其地位与影响才将占据主流,可为正统之流啊!

美!

……

人交战了半而没话的王远知,面色连番变化。

就像那经历大造化,猛然间顿悟的得道之人。

如阿布前世历史中,上清派就是在隋唐某个时间节点,开始真正爆发。

之后,便成为华夏帝国的道派顶流,收到了民间、皇家的一致热捧!

这其中,有其精英人物如王远知等的个人魅力作用,但究其根本还是他们道经的巨大升级!

陶弘景,提出”归元合一,三教融合“的理念。

王志远等,更进一步,将其理论与时代彻底融合在一起。

此,家国所需也!

“您,需要我替皇家做什么?”

清醒过来、面色归于平静的王远知,突然问道。

看来,有备而来的王子灿之意图,早就被这个百年老道所察觉。

“无他,抚愈尔!”

阿布缓缓地道。

“抚愈?”

等王远知弄明白阿布嘴中所的是具体哪两个字时,便有些糊涂。

王远知纵是惊才绝艳、洞悉下文章义理词句,也一时之间搞不明白这“抚愈”到底是何意。

其实,抚愈,倒是与另一个同类词“抚喻”差不多。

抚喻,是一个官话。

意思是安抚晓喻的意思,常常出现在诏书和铭文之郑

但阿布的抚愈,显然别有深意,并无晓谕的意思。

“何意?”

王远知禁不住问道。

“抚慰四民,益愈人心!”

阿布施施然出八个字。

“嗯?我欲何为?”

王远知还是不解,这事儿与我上清、与某何干?

“师道倡曰,正以治邪,一以统万。”

“上清合正一,下大同。”

“远知师,上清派如何正本清源,立于师中流,如今正是其时!”

看王远知依旧发呆的样子,阿布继续道:

“华夏文化,莫不以儒释道三家!”

“近,儒家文中子要言三教归一,释家台宗倡圆融三冖一念三千之,贵派三教均善之,都明了一件事。”

“如今下,虽是乱起,然大隋一统纷乱华夏亦不满三十年,人心思定,万民思安!”

“如此之时,实乃儒、释、道三家察微知着,映照与论,故不约而同替大类之思!”

“故,下如师教首之人杰,自当入世,化入黎民,行安抚、愈合之举,为国行道!”

“如此,教兴,国兴,民兴也!”

……

这好一番慷慨辞,直得一代宗师王远知,目瞪口呆。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m.6xxs.com)且隋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大仙农 离婚后我开启了仙途 我有一个狐仙老婆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韧霜 九叔!任老爷家又闹僵尸啦! 史上最牛轮回 乱世铜炉 疯了吧?四大美女倒追我! 北宋群英录 穿越古代,特工王妃一顺百顺 工程人生 渣男?不,是她们太主动,我躺平 重生1957:我在四九城抓特务 亿生有你 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 废土崛起 天武神尊 斗罗之我是阴阳师 落宅的双身少女
经典收藏 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 王朝之龙在大腾 开局爆发玄武门!朕乃大唐皇帝!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大唐:隐忍二十二年,陛下杀疯了 水浒之宋末霸主 世代英魂 我在红楼写小说 风入邺 汉末少帝 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 北朝帝业 明末好女婿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邪宠大小姐:绝世狂妃 时空寻秦记 红警:心灵终结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我在红楼太强了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最近更新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穿越大梁,我带着七个老婆去流放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臭山贼,朕怀孕了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梦幻旅游者 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 西凤烈 我在明末修仙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祖龙送我美娇妻,我带大秦统世界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崇祯十七年:让我来抢救大明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大汉:朕收曹操宠刘备,群雄哭了 神话版三国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且隋 玄武季 - 且隋txt下载 - 且隋最新章节 - 且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