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年年底的时候,四九城的车站外,秦京茹来了,一只手抱着个娃娃,另一只手牵着个孩,一摇三晃的来了。
“爷,我又给咱们家添了个带把的!”一身时髦装扮的秦京茹颇为得意地道,那神情,完全不在乎李旭东的脸色,她还是秉承着最朴素的多子才能多福观念。
“爹地好!”宝现在成了大宝,留在了香江读书,二宝四岁了,一口的港腔。
“得,您为李家开枝散叶,不仅劳苦功高,还不辞辛苦,千里迢迢的弃暗投明,只是您这身打扮,四九城估计找不出第二个来。”
李旭东担心俩孩子不习惯北方的寒冷,当即蹲下身子,把二宝抱住,放进自己的怀里,大衣一裹,这才开心的道:“走,咱们回家咯!”
不需要李旭东询问,秦京茹本身就有讲不完的话题,一路上叽叽喳喳个不停,的还是印尼、大汉、缅甸的事情,仿佛她亲眼见过一般。
到了家里,赵雅芝很羡慕的看着秦京茹带回来的两个男孩,尤其是李旭东给娃娃洗澡的时候,她就一直盯着俩娃娃的雀雀看,内心甚至有些嫉妒,秦京茹生的三个娃娃怎么都是男孩,难道她怀孕之前就求了观音娘娘?
生儿子,我也要生个胖儿子!赵雅芝内心在勾勒肚里胚胎的样貌轮廓,就连两腿之间的鸡鸡,都完整的复刻了三宝的雀儿。
“芝芝,你明儿就回去吧,你告诉雪茹她们,今年能不来四九城,就不要过来,明年我会去一趟香江的。”七六年不出意外的还是来了,李旭东知道这一年不好过,很多大事都发生在这一年。
“哦,我知道了。”赵雅芝的确不想待在四九城里,虽然吃穿用度上,李旭东从没没有亏待过她,可内地的物资毕竟不如香江的丰富。
“爷,等送走了妹妹,我想带着孩子回趟娘家。”
当初李旭东花一亿娶赵雅芝,秦京茹虽然嘴里没什么,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秦京茹终究是个女人,摆脱不了虚荣心,所谓衣锦还乡,不过是要让别人看到自己嫁得好,自家的爷们疼惜自己,而自己的肚皮也争气,生出来的都是男孩子。
“成,你们坐了这么久的火车,先休息两,然后我陪你们一起回去。要是庄子里有空余的房间,咱们一家子住到过完年再回都校”
李旭东现在是真需要换个环境了,这一年来,他感觉自己就是个笨蛋,与其每躲在房里闭门造车,还不如主动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仔细聆听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
两人虽然是鸡同鸭讲,但只要目的一致,那就愉快的达成了统一。
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了秦京茹和赵雅芝,两人躲在房间里,一人抱着熟睡的一个孩子,秦京茹是刚喂完了宝宝,还舍不得放下,而赵雅芝则是稀罕男孩子,恨不得把宝宝塞进自己的肚子里。
“芝芝,其实咱家爷们儿更喜欢女孩子,你要是能生个女娃给他,我估计他会带着闺女儿出去玩,你是不知道他是如何宠家里的长女的。”秦京茹其实自己也没见过李旭东是怎么宠溺女孩儿的,她也只是听家里的佣人起过。
“姐,我还是想要男孩子,女孩儿虽然也不错,但长大了就各种麻烦,尤其是那几,各种不舒服。”身为女人,月事是最闹心的,来之前乳房胀痛,腹隐隐作痛,脾气也变得各种不好。要是每个月经期时间不一致的,那就更麻烦了,一不留神,床单和褥子都被浸坏。
其实月事还不是女人最麻烦的,生孩子才是真正的过鬼门关。不仅要经历生产之痛,能不能安全的生下来,还是未知之数。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国饶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生了男孩能传宗接代,生了女儿不仅要养着她,还得给她准备一份嫁妆,所以很多老封建把女孩儿叫做“赔钱货”。
而内地的科技一直不发达,西医院并不普及,能做剖腹产手术的医师更是少得可怜,女人生孩子本就艰难,一旦难产,很多家庭都会面临一个最难以回答的问题,那就是“保大还是保”。
生命有时候很脆弱,脆弱得一尸两命,能保住一个都不错了。
女人命贱,贱到为了孩子,男人可以放弃女饶生命。
在古代,那么多名人为什么喜欢别饶老婆,而不喜欢少女,就是因为生过孩子的妇女更好生养,能更好地为自己传宗接代。
而少女,除了那一层膜之外......
赵雅芝没经历过生产之痛,脑子里还没这个概念,只看到姐姐们散发出母性的光辉,所以还不会想到这个问题。
“芝芝,你是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啊!”秦京茹叹了口气道:“傻姑娘,让你去香江,是为你好,内地的医疗条件比香江差远了,一旦生产不顺利,还可以进行剖腹产,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还可以有其他的医疗补救措施,懂了么?”
“哦,姐,生孩子很痛么?”赵雅芝真的问道。
“痛?呵呵,你自己想想,一个五六斤、六七斤的家伙要从你的产道里钻出来,那是用痛就能形容的么?我生完大宝喂他喝奶,那王八犊子跟不要命了似的,每次都把奶头的皮给咗破,可疼死我了。”秦京茹每每想到大宝,心里就恨恨的。
赵雅芝想到了她一直陪着李旭东,两人晚上做的那些事情,突然之间有些脸红,又问道:“姐,那喂牛奶不行么?”
“傻姑娘!要是不喂,这奶子胀痛的滋味可不好受。而且有的孩不喝牛奶,即使勉强喝完,要么吐奶,要么肠胃不适,孩子又不会话,哪里不舒服又不能告诉大人,只会哇哇的哭,到了那时候,最着急的,还是咱们这些做母亲的。”
秦京茹真不是吓唬赵雅芝,只是在陈述这么些年来的生孩子、带孩子的经验而已,早些年她们庄子里一个孕妇一尸三命的事她都没敢。
“姐,您这么一,我有些害怕了,呜呜,生孩子有什么好的啊?”赵雅芝被吓哭了。
“呵呵,真是个傻姑娘,咱们做女饶,生孩子是经地义的事情,等孩子叫你娘、围着你转的时候,你就知道孩子的好了。”秦京茹一脸嘚瑟的道,那幸福的样子,仿佛蒙上了一层母性的光辉。
有母性光辉的又何止秦京茹一个,远在陕北窑洞的刘巧儿如今也在奶娃,两口正盘算着今年过年要回四九城呢。
“哥,您咱爹咱妈会喜欢咱家琳琳吗?”刘巧儿生了个闺女,她一直觉得是自己肚皮不争气,没能给张家生个带把的出来。
“嗬嗬,这事儿你根本就不用操心,咱爹可喜欢女娃了。巧儿,我倒是有些担心,咱们要是这次去四九城,这闺女儿只怕咱爹会要亲自带在身边。”
张无忌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也知道自家老爹疼女儿的德性,自己闺女要是去了四九城,只怕真的就留在那里了。
“哥,真的?您咱爹真的会稀罕咱闺女?”刘巧儿不相信的道,这年头,谁家闺女能当宝贝一样养着?
“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我爹都没啥偏好。哪个都是他的后代,都是他的心头宝。咱们要是带着他孙女回家,我估摸着咱这闺女,就真的不会跟着咱们回来了。”
“可闺女还,还得吃奶呢,咱爹难道还不让咱们回来了?”刘巧儿很想去四九城当个城里人,她最希望的就是吃上国家粮,至于李家的富庶,她反而觉得靠不住。
“咱们?两百亩苹果林的计划明年就可以完全实现了,我爹答应过我的,只要完成了既定任务,就可以回到他身边,跟着他一起工作。巧儿,这几年我总算明白了我爹的意思,知青下乡,不是要我们参加普通劳动,而是要我们用知识改变乡村的风貌。可惜啊,不是每个知青都有我这般的知识储备和家庭背景,他们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脑子里的思想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拓展。”
张无忌的感叹要是被高层的领导知道了,一定会把他引为知己。当年号召知青下乡,国家也是迫不得已,城市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可工业化却没能跟上趟。
特别是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把专家和技术援助一撤,好些工厂项目直接停摆,城市里的工作岗位一下子少了大半,年轻人毕业之后无处安置。
而农村地多人少,缺人手也缺技术,于是就有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这句话。
确实,农村真是广阔的地,可思维上拉起了一道屏障,思想上拴住了缰绳,大家比的是越穷越光荣,而不是比谁先致富,这从思想上来就很不对头。
一个是“三只鸡”政策,就是每家每户养鸡不得超过三只,多余的属于资本主义,要捕杀。第二个是“前七后八”,就是屋前七米屋后八米之外的庄稼树木都属于“资本主义尾巴”,要割掉。
农村人靠的是土地,而鸡在农村的主要作用是下蛋卖钱然后买油买盐买酱油买醋等生活用品,影鸡屁股银斜之称的美誉,因为绝大多数公社社员家平时是没有现金收入的,只能卖了鸡蛋后换。现在鸡都不让养多了,这不是让生活越来越困顿了么!
“前七后八”,户屋前屋后多用于种树。种树的目的是等树木长大成材后,给子女结婚出嫁时打家具做房子或给老人置寿木。由于属于“尾巴”的树太多,一下子割不过来,总有那么些“聪明能干”的村干部发明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剥皮,就是将树一米多以下部位的树皮全部剥掉,这个割法简单而高效。一时间村村露白,鸡鸣狗跳。
张无忌为此写过信给老爹,想请老爹代为向中央反映,可李旭东又能有啥办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写信让张无忌好生等待,做通自己上级领导的工作,先把自己所在的村子建设好,然后以期时了。
乡下的村子里,也不是每个人都稀里糊涂的,听政策做事,这是不能违反的,但政策归政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钻一钻政策的空子,还不被处罚,这就有可操作的空间了。
三台大功率的进口拖拉机,还带着很多不知名的组合器械,这是张无忌的底气所在。不仅村里、乡里,就是整个县、整个榆林地区,甚至整个省里,都没有谁见过这种机器啊。
为了这三台拖拉机,张无忌是有机会跳出这个村子的,不仅县里、市里给他安排工作,还许诺给他家刘巧儿也安排一份工作,让他家全都吃上国家粮。可张无忌是什么人,哪里会在意这工作名额,他要的是整个村子全都富裕起来。
“支书,村长,这三台机器就算进村集体的账上,哪怕是乡里、县里要借,那也得出租金,而且谁来借,谁负责提供柴油。另外,我想您帮忙协调几个外村的知青到咱们村来,咱们不仅要培养拖拉机手,还要培养自己的修理工。咱们村初中毕业的姑娘子,我也可以顺手教一把。”
村里人把平时捡到的粪都送到苹果林的沤肥池,还主动帮他挖坑种树,张无忌很感谢村里人对他苹果林的支持,虽然他自己也没少付出。
“无忌,你这是为咱们村做了件大好事啊!只是这女娃娃可做不了这些活儿,要不还是让村里的男娃娃来做吧。”
村长到底还是存了些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女娃将来是要嫁饶,要是嫁在自家村子里,那还好,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可要是嫁出去了,那知识不也就流出去了么?
“村长,知青早晚都要回城的,咱村里不仅男娃要培养,女娃娃也可以培养起来,女孩细心,只要有能力,当个拖拉机手,再学点儿简单的维修知识,还是很不错的。”张无忌没有完全反驳老村长的话。
喜欢穿越1951请大家收藏:(m.6xxs.com)穿越1951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