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前后的海风裹着咸腥气,吹得养殖筏上的浮球哐哐作响。曹大林赤脚踩在冰凉的海水里,捞起缕墨绿色的海带苗对着日头照:\"苗绳结霜了,得赶紧分株。\"
海花爹愁得直嘬牙花子:\"三十亩筏区!人工分株得干到端午!\"话音未落,就见刘二愣子把拖拉机倒开进浅滩,车斗里装着改装的卷扬机:\"曹哥!按你画的图纸改好了!\"
山里汉子们把猎獐子的套索技巧用在了海带养殖上。徐炮抡起绑着镰刀的长竹竿,手腕轻抖间便割断缠绕的苗绳;栓柱用抄网捞起漂浮的海带,动作比捞鱼还利索;最绝的是曹大林——他踩着两根滚木在筏区间穿梭,活像山里踩雪橇追狍子。
\"看好了!\"曹大林突然跃入水中,掏出猎刀削砍礁石上的附着物,\"这些牡蛎崽啃苗绳,得用山矾石粉兑鯷鱼油抹桩子!\"着从怀里掏出个陶罐,罐里粉末遇水泛起白沫,啃食苗绳的贝类纷纷脱落。
海花惊得瞪大眼睛:\"曹大哥,你咋知道俺家祖传的方子?\"
\"山里的松树也招蛀虫。\"曹大林抹了把脸上的海水,\"用硫磺拌松脂抹树皮,一个道理。\"
分苗工作进行到第三日,色突然阴沉下来。雷达屏上泛起雪花点,远处海相接处腾起乌压压的云墙。\"坏菜!龙吸水!\"船老大指着海面惊呼,\"快收筏子!\"
三十亩养殖筏在风浪中像散架的鹿群,浮球相互撞击破裂。海花爹急得要去砍缆绳:\"保命要紧!\"
\"别急!\"曹大林拽住老人,\"看浪头走向——是往珍珠贝礁方向推!\"他掏出个牛皮口袋,倒出山里带来的椴木屑,\"撒这个!能增浮力!\"
木屑遇水膨胀,很快结成浮沫托住筏架。他又让人把备用的獐子筋绳抛入海中:\"筋绳吃水变沉,能当锚用!\"
风浪稍歇时,众人发现个奇事——那几片用山矾石处理过的桩区完好无损,海带苗反而比之前更粗壮了!林为民取样检测后惊呼:\"山矾石含稀有元素,促进海带生长!\"
周卫东开着铁壳船赶来救援,见状直拍大腿:\"早知有这宝贝,俺们何必买进口肥料!\"着就要去掏曹大林的陶罐。
\"慢着。\"曹大林护住罐子,\"这矾石得配着鯷鱼油用,比例错了烧苗子。\"他忽然指向海面,\"你们看——\"
但见风浪过后,海水泛起诡异的赤红色。\"是赤潮!\"海花脸色发白,\"海带最怕这个!\"
眼看一年的辛苦要打水漂,曹大林却让人抬出几桶药汁:\"试试这个!\"那是按曲梅药方熬制的甘草黄连汤,本是山里治畜疫的方子。
药汁泼洒处,赤潮竟然缓缓消退!更神奇的是,海带叶片上凝结出晶莹的盐霜——竟是吸收了海水中的有害物质后析出的然盐晶!
\"海带自救呢!\"林为民激动地刮下盐霜,\"含碘量是普通盐的十倍!\"
丰收时节,养殖筏上铺开壮观的晾晒场。海花教大伙儿用海风晾制法:\"海带不能暴晒,得借潮气慢慢阴干,保住海味!\"山里人则贡献出熏鹿肉的法子——用松枝微烟慢熏,熏出的海带带着山野香气。
周卫东拉来冷库车收购时,曹大林却摇头:\"咱不卖鲜货。\"他让人支起大锅,按山里熬皮冻的法子熬煮海带,\"做成即食海带结,价钱翻三番!\"
最妙的发明出自栓柱之手。这子把拖拉机发动机改装成压制机,用处理兽皮的模具压出海带片,裹上椴木蜜烤成海带脆零嘴。第一锅出炉就被孩子们抢光,连海花爹都嚼得嘎嘣响:\"比花生米还香!\"
销售时遇到难题——海带制品没商标进不了供销社。春桃连夜绣出个布标:山海关图案上叠着长白山,中间是艘乘风破滥渔船。周卫东一看就乐了:\"这叫山海牌!俺们渔村包销!\"
装车那日,老鳖再次浮现。它竟叼着片锈蚀的铁牌推至船边,牌上刻着\"大连水产试验所\"的字样——正是当年遗失的养殖试验牌!
曹大林把铁牌挂在养殖筏入口,对众人:\"往后这儿就叫试验牌养殖场,咱们的山海货要卖遍全国!\"
月光照亮海面时,最后一车海带结发出。车斗里藏着个陶罐,罐底压着曹德海捎来的新纸条:
\"山货出海,海货进山,下道路通草北。\"
而在那片重归平静的海域,新的海带苗正在悄悄生长。它们的根须缠绕着山矾石,叶片吸附着海洋的馈赠,如同山海之间永不断裂的纽带。
喜欢重生83:长白山上采参忙请大家收藏:(m.6xxs.com)重生83:长白山上采参忙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