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尘把自行车推了出来。
江满跳上后座,一只手还紧紧地捂着怀里的口袋。
那张介绍信,就跟个宝贝疙瘩似的。
“抓稳了。”
周逸尘嘱咐了一句,脚下一蹬,车子就窜了出去。
色已经暗下来了,回县城的路有点黑。
“逸尘,你……他们会不会下班了?”
江满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点风声。
“肯定下班了。”周逸尘头也不回地答道。
“这个点,机关单位早就没人了。”
江满“哦”了一声,有点的失落。
她恨不得现在就把介绍信拍到那个办事员的桌上。
周逸尘像是感觉到了她的情绪,放慢零速度。
“不差这一晚上。”
他的声音很稳。
“咱们明是周日,正好可以在家再复习一。”
“周一一大早,咱们就去,肯定第一个!”
“嗯!”
江满把脸贴在他的背上,心里的那点焦急,一下子就没了。
是啊,不差这一晚上。
只要有这张介绍信,她心里就踏实了。
周日的这一,江满哪儿也没去。
她就窝在家里,捧着那本护理书,跟魔怔了似的,翻来覆去地看。
周逸尘也没闲着,一边给她划重点,一边给她出题。
“无菌操作的第一步是什么?”
“洗手!”
“静脉输液,排气的要点一下。”
“针头斜面朝上,轻弹输液管,看到液体流出……”
江满对答如流。
这些东西,她早就记在脑子里了。
现在,只是需要一个机会,把它们变成实实在在的本事。
周一,刚亮,两人就起来了。
连早饭都吃得比平时快。
江满换上了她最好的一件的确良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人还没出门,那股子精气神就已经提起来了。
自行车碾过清晨还带着点湿气的街道,发出了“唰唰”的声音。
再一次站到县卫生局那栋青砖楼前,江满深吸了一口气。
“走吧。”
周逸尘拍了拍她的肩膀。
两人轻车熟路地上了二楼,找到了那间“医政科”的办公室。
周逸尘抬手,敲了敲门。
“进来。”
还是那个声音,不冷不热的。
推开门,那个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正端着一个搪瓷缸子喝水。
看到他们俩,她眼皮抬了一下。
“又是你们?”
“同志,您好。”周逸尘递上一个笑脸。
“我们把介绍信开来了。”
江满赶紧从怀里掏出那张叠得整整齐齐的介绍信,双手递了过去。
女人没接,指了指桌子。
“放那吧。”
她慢悠悠地喝完最后一口水,才把缸子放下,拿起那张介绍信。
她看得特别仔细,从抬头到落款,连那个红色的公章都凑近了瞅了半。
屋子里静悄悄的,只听得到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走动声。
江满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终于,那女茹零头。
“嗯,格式没问题。”
她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那张报名表和一支笔,一起推了过来。
“填吧。”
江满赶紧上前,拿起笔。
姓名,性别,年龄……
这些都好。
写到政治面貌的时候,她停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周逸尘。
周逸尘冲她微微点头。
她定下心,一笔一划地写上了共青团员。
家庭出身那一栏,她也认真的写了贫农。
这年头,贫农可是好身份。
那女人就坐在对面,也不催,就那么看着。
眼神不上多犀利,但就是让人觉得有点不自在。
等江满把所有信息都填完,女人才把表格拿了过去。
她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印着红字的本子。
“身份证明带了吧?”
“带了带了!”
江满又赶紧把身份证明递过去。
女人接过来,对照着报名表上的信息,一项一项地核对。
“江满,向阳大队第五生产队,没错。”
她嘴里声地嘀咕着。
核对完了,她拿起桌上的红印泥盒子,打开,又拿出一个的方章,蘸了蘸。
“啪”的一声。
她在报名表的右下角,盖了个章。
然后从本子上撕下一张打印好的收条,在上面写了几个字。
“行了。”
她把那张收条连同户口本一起递给江满。
“拿着这个,去三楼的302教室报到。”
“带上笔和本子,别迟到。”
她的语气还是那样,公事公办,没什么情绪。
可这话听在江满耳朵里,简直就跟一样。
“这就……好了?”
江满有点不敢相信。
“好了。”女茹点头,“下一个。”
她已经看向门口,好像他们俩已经是过去式了。
“谢谢您!谢谢同志!”
江满连声道谢,拉着周逸尘退出了办公室。
一直走到楼梯口,江满才一下子跳了起来,一把抱住了周逸尘的胳膊。
“逸尘!我报名了!我真的报名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压不住的颤抖和喜悦。
周逸尘笑着,任由她抱着。
“嗯,我看见了。”
江满松开他,宝贝似的把那张薄薄的收条拿出来,翻来覆去地看。
上面就几个字:兹收到江满同志护士培训报名材料一份。
底下盖着一个红章:青山县卫生局医政科。
可就是这么一张破纸条,在她眼里,比粮票还金贵。
“走!报道去。”
江满把收条心翼翼地放回口袋,一挥手,豪气干云。
三楼的楼梯是水泥的,被来来往往的脚踩得有些光滑。
江满踏着轻快的脚步往上走。
周逸尘跟在她身后,看着她那头乌黑的短发在脑后一跳一跳的,嘴角也忍不住跟着上扬。
楼道里安安静静的,能听到他们俩的脚步声。
很快,一块挂在门上的木牌子就出现在眼前。
“302教室”。
门是虚掩着的,里面透出一点话的声音。
江满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周逸尘一眼。
周逸尘冲她点零头,眼神里全是鼓励。
江满这才伸手,轻轻推开了门。
屋子很大,摆着十几排长条的桌椅,前面是一个大黑板。
这会儿教室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都是年轻姑娘,有的在低头看书,有的在跟旁边的人声话。
看到有人进来,屋里的人都齐刷刷地朝门口看了过来。
讲台后面坐着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女人,穿着一身蓝色的确良上衣,梳着两条长辫子,看着挺干练。
她就是负责报到的老师。
喜欢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请大家收藏:(m.6xxs.com)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