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公社来的?”
陈明懒洋洋地开口了,声音里带着点城里人特有的腔调。
“那地方我听过,挺偏的吧?”
周逸尘笑了笑,很平和。
“还行,山清水秀的,就是交通不太方便。”
陈明撇了撇嘴,把那本杂志翻得哗哗响。
“在公社卫生院,平时都看些啥病啊?头疼脑热,还是拉肚子?”
这话听着是好奇,但那股子瞧不上的劲儿,谁都听得出来。
康健民写字的笔顿了一下,但没抬头,也没话,继续写他的病历。
周逸尘像是没听出弦外之音,很认真地回答。
“差不多,乡下常见病多一些。”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偶尔也碰上些急茬,像难产、外伤什么的,就得自己上手了。”
陈明“呵”地笑了一声,把杂志合上了。
“你还会接生?”
“给牛接过。”周逸尘答得坦然。
陈明脸上的表情一僵,像是被噎了一下。
他本来想看周逸尘出丑,没想到人家这么实在,直接把话给堵死了。
屋里的气氛有点怪。
陈明觉得没占到便宜,又换了个话头。
“那看来你跟李主任关系不错啊,能让他亲自带你过来。”
这话得就有点诛心了。
意思是,你不是靠本事,是靠关系进来的。
周逸尘脸上的笑容没变,眼神却平静如水。
“谈不上关系好,就是平时工作上表现好,领导们比较信任。”
他这话,不软不硬,把皮球又踢了回去。
是领导信任我,不是我巴结领导。
陈明还想再点什么。
一直没出声的康健民,终于放下了手里的钢笔。
笔尖和桌面碰了一下,“行了。”
康健民站起身,慢悠悠地。
“周,跟我来吧,先把入职证办了,还有饭票,不然中午没饭吃。”
他看都没看陈明一眼,径直朝门口走去。
“好的,康医生。”
周逸尘立刻跟上,心里对这位不苟言笑的老医生多了几分好福
两人一前一后地出了办公室。
走在长长的走廊里,康健民的脚步不快。
“别理他。”康健民忽然开口。
“陈明他爸是后勤科的,家里惯得厉害,眼高手低,看谁都像乡下亲戚。”
周逸尘点零头,没多评价。
康健民似乎是觉得这年轻人沉得住气,又多了一句。
“在医院,少话,多干活。本事是自己的,别人抢不走。”
“我记住了,谢谢康医生。”
康健民没再话,带着他去院办办了手续。
手续不复杂,就是填几张表,领一个印着松岭县人民医院的搪瓷缸子,一个白色的工作服,还有一本印着红十字的笔记本。
最后,办事员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饭票递给他。
“这是这个月的,省着点用。”
从院办出来,康健民指了指楼梯口。
“科里没啥事,你先熟悉熟悉环境,或者看看病历。到饭点的时候,自己去食堂吃饭。”
完,他就转身回办公室了。
周逸尘拿着东西,心里踏实了不少。
这第一关,算是过了。
他没有急着回办公室,而是在二楼的走廊里转了转。
内科的病房就在走廊的另一头,里面不时传来咳嗽声和话声。
他站在一个病房门口,朝里面看了一眼。
一个病房里,住了六个病人,床挨着床,显得很拥挤。
家属们有的在打水,有的在给病人喂饭,整个病房都透着一股生活的嘈杂和不易。
这就是县医院。
比公社卫生院的条件好,但比他想象中的,也要简陋得多。
他看了一会儿,才转身回了医生办公室。
推开门,陈明正和一个护士聊得火热,看到周逸尘进来,他收敛了些,但也没搭理。
周逸尘不在意,走到靠窗的一张空桌子前。
那应该是给他准备的。
他把搪瓷缸子和笔记本放好,然后拿起桌上一摞写好的病历,安安静静地看了起来。
他看得很快,也很专注。
这些病历,写的都是些常见病,肺炎、肠胃炎、心悸……
记录得不算特别详细,但也能看出个大概。
看着看着,他忽然发现,这些病历的治疗方案,大都中规中矩。
用药也偏向保守。
他脑子里,下意识地就开始冒出好几个不同的方子。
有的见效更快,有的用药更省,有的更适合调养。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默默地记在心里。
快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办公室里的人陆续起身,拿着饭盒准备去食堂。
陈明也站了起来,临走前,瞥了周逸尘一眼,眼神里还是那股劲儿。
周逸尘没理他,等人都走光了,他才不紧不慢地拿起自己的搪瓷缸子,锁好门,也朝食堂走去。
第一上班,他不想惹麻烦,但也不怕麻烦。
就像康医生的,本事,才是硬道理。
食堂离住院楼不远,就在楼的后头,是个单独的大平房。
周逸尘刚走到门口,一股大锅菜和馒头混合的味道就飘了出来,还夹杂着人声和碗筷碰撞的声响。
他走进去,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
长长的木头桌子,两边是长条凳,医生护士和病人家属混坐在一起,倒也热闹。
打饭的窗口排着队,周逸尘跟在队伍后头,不急不躁。
今的菜是大锅炖白菜,里面飘着几片肥肉,主食是白面馒头和玉米面饼子。
虽然简单,但在眼下这个年代,能吃上白面馒头,已经算是不错的伙食了。
轮到周逸尘,他要了一个馒头,一份菜,用饭票付了账。
他端着搪瓷缸子,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刚咬了一口馒头,旁边一桌的话声就传了过来。
“哎,听了吗?内科新来了一个进修的,还是从乡下公社来的。”
“听了,陈明上午还跟我念叨呢,看着愣头愣脑的。”
“能从下面上来,估计是有点关系吧?”
周逸尘眼皮都没抬一下,继续啃着手里的馒头。
这些议论,他早就料到了。
但他并不在乎,有真本事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能站稳脚跟。
他才刚来县医院,还没有展现过本事。
以他三级医术,接近四级的水平,除了主任级别的医生,他不虚任何人。
刚才他在办公室也看过一些病例,不管是康医生还是那个陈明,他觉得都不如他。
喜欢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请大家收藏:(m.6xxs.com)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