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握紧手中已然失效的凭证,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那张盖有委员长印章的纸页,此刻在摇曳的煤油灯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他们的真。
“委员长有令,凭证即日起作废。”传达命令的军官面无表情地宣布,声音冷得像腊月的寒冰,“为诸位安全,即日启程前往湖南休养,不得有误。”
王虎猛地站起身,拳头砸在木桌上:“凭什么?这凭证是你们亲口答应给的!现在作废就作废?”
军官冷笑一声,目光扫过石云:“就凭这里是国统区,就凭你们知道的太多,委员长也是为你们好,共党那边,怕是比我们更不讲情面。”
石云按住冲动的王虎,目光沉静如深潭:“我们要见委员长,当初的三个条件是他亲口同意的。”
“委员长日理万机,没空见你们这些毛头子。”军官挥挥手,门外立刻涌入几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收拾东西吧,湖南山清水秀,正好让你们冷静冷静。”
前往湖南的旅途漫长而压抑。
马车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仿佛隐喻着他们坎坷的命运。
石云透过车窗望着外面掠过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
他们一行人被安置在湖南一处僻静的院,四周群山环抱,景色优美却与世隔绝。
院外有重兵把守,美其名曰“保护”,实为软禁。
“这分明就是个牢笼!”王虎愤愤地踢着院中的石子,“什么为我们安全考虑,根本就是怕我们去找八路军。”
马健:“咱们得想办法离开这儿,张连长还在江南等着咱们呢。”
石云没有作声,目光落在院外巡逻的士兵身上。
他注意到这些守卫并非普通士兵,而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精锐,举止间透着职业军饶严谨。
老蒋确实“重视”他们,给了他们一个金丝编织的牢笼。
日子一过去,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暗流涌动。
石云发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监视,甚至连日常交谈都可能有耳目在旁。
国军士兵还不断与石云几人接近,假装随意聊,时不时问些他们的事。
“他们在套我们的话。”当晚,石云在房间里压低声音对众人,“老蒋不仅想困住我们,还想挖出我们所有的秘密。”
王虎咬牙切齿:“这群白狗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李妞忧心忡忡:“那我们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被困在这里吧?”
石云望向窗外,月光下的山峦轮廓模糊而神秘:“等待时机,老蒋以为笼子能关住老虎,却忘了老虎最擅长潜伏和等待。”
被囚禁的日子漫长而无聊,却也给了石云等人意想不到的机会。
由于表现出“安于现状”的假象,守卫的警惕性逐渐降低,他们得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
一,门外传来脚步声,随后是轻轻的叩门声。
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进门内——竟是之前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张排长。
“张排长?”石云又惊又喜,“你怎么来了?”
张排长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压低声音:“长话短,我是偷偷来的。听你们被软禁了,特地来看看。”
石云急切地问:“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张排长叹了口气:“有些话本不该我,但我觉得你们有权知道,委员长最近下了密令,要限制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活动,甚至可能...动武。”
众人震惊不已。马健难以置信地问:“现在国难当头,为什么要对自己人动手?”
张排长苦笑:“这就是政治,你们还年轻,不懂其中的复杂,但我看得出来,你们是真心抗日的,如果真想离开,或许我能帮上点忙。”
石云目光坚定:“谢谢张排长,但我们不能连累你,我们有办法自己离开。”
张排长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这是一些湖南本地地图和通行证,或许用得上,保重。”
完,他悄然离去,如同从未出现过。
张排长的来访坚定了石云等人离开的决心。
他们开始暗中观察守卫的换岗规律,探查周围地形,规划可能的逃脱路线。
然而,看守他们的军官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加强了对他们的监视,甚至开始搜查他们的物品。
那些地图和通行证险些被发现,幸亏石云机警地将它们藏在厨房的柴堆里。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妞忧心忡忡地,“他们看得太紧了。”
石云沉思良久,忽然眼中闪过一道光:“既然他们担心我们逃跑,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
第二,石云主动找到看守军官,提出要教国军士兵制作防弹背心和机关武器。
军官狐疑地看着他,但想到若能学到这些技术也是大功一件,便答应了。
于是,石云等人开始“热心”地传授技艺,从防弹背心的制作到机关武器的使用,甚至包括一些实战战术。
国军士兵们学得津津有味,对他们的警惕性也大大降低。
“云哥,你这是做什么?”王虎不解地问,“把这些都教给他们,万一将来用来打八路军怎么办?”
石云微微一笑:“教归教,关键之处自然有所保留,况且,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相信我们已经安心留下,不再想着离开。”
果然,随着“教学”的进行,看守他们的士兵态度明显缓和,甚至开始称兄道弟。
院外的守卫虽然仍在,但已经不再如临大担
他们也在寻找逃跑机会,但他们也知道,这次逃亡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可能面临比软禁更严重的后果。
夜深人静时,石云独自站在院中,仰望星空。
“国民军,白狗子,反咬盟军不抗日…”忽然,远处隐约传来孩童的嬉唱声,那旋律和歌词让石云浑身一震。
他悄悄靠近院墙,听到墙外几个孩子正在唱着一首陌生的童谣:“重腐败,纪律乱,失了民心失下;不守信,口是非,攘外安内野心大…”
石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显然,他们被软禁的真相已经传开,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首童谣,必将如野火般蔓延,让更多人看清真相。
回到屋内,石云将听到的童谣告诉众人。
王虎忍不住笑出声:“这编得可真够直白的!不过句句在理!”
“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石云目光坚定,“明我们不仅要为自己争取自由,也要为所有被蒙蔽的人揭开真相。”
喜欢抗战之铁血少英雄请大家收藏:(m.6xxs.com)抗战之铁血少英雄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