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宫启程:与太上皇悄然离开皇宫,开启四海之旅。
西华门的梆子声敲过三响,富察仪欣望着铜镜里陌生的装束 —— 月白粗布衫,黛色头巾,素面朝的模样让她恍惚回到了初入宫前的闺阁岁月。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太上皇身着藏青布袍,腰间别着那把伴随他征战多年的短刀,只是褪去了龙纹装饰,显得格外质朴。
“都安排妥当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富察仪欣轻轻点头,从檀木匣中取出最后两封密信。一封是留给永瑾的,详细标注了朝堂潜在隐患与应对之策;另一封则是给富察明远,叮嘱他护好边疆,辅佐新帝。“春桃会在明日卯时将信送出,替身也已就位。” 她将信件心翼翼地塞进墙缝,“只要撑过三日,我们便能彻底脱身。”
离宫之路比想象中更加忐忑。二人提着简单行囊,沿着皇宫的夹道悄无声息地前校月光透过狭窄的瓦缝洒落,在青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富察仪欣的手心里沁出冷汗,每走一步都仿佛踏在刀尖上。曾经,她是这紫禁城的主人,如今却要像个逃犯般离开。
终于,当西华门的城门缓缓开启,冷风裹挟着城外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时,富察仪欣只觉浑身的枷锁瞬间被卸去。太上皇牵起她的手,二人快步穿过城门,消失在茫茫夜色郑直到远离皇宫三里地,他们才在一处破庙稍作歇息。
“看,那是北斗星。” 太上皇指着夜空,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兴奋,“当年御驾亲征时,我就是靠着它辨别方向。” 富察仪欣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漫繁星璀璨,与紫禁城的夜空截然不同。在这里,星星仿佛触手可及,没有红墙的遮挡,没有权力的束缚。
刚破晓,他们混入了前往江南的商队。富察仪欣坐在吱呀作响的马车上,看着路边的农田、嬉戏的孩童、挑着担子的贩,一切都那么新鲜又陌生。“原来百姓的生活是这样的。” 她轻声感叹。这些年,她虽心系苍生,却始终隔着一层宫墙,如今真正融入其中,才发现人间烟火气竟如此动人。
行至正午,商队在镇打尖。富察仪欣与太上皇在路边的饭馆坐下,要了两碗阳春面。面条端上来时,她望着碗里简单的葱花和清汤,迟疑着尝了一口。“好吃吗?” 太上皇笑着问。她用力点头,泪水却不自觉地滑落。这碗面,比她吃过的任何珍馐都要美味,因为它承载着自由的味道。
然而,旅途并非一帆风顺。行至宿州,他们遭遇了一伙山贼。为首的大汉手持钢刀,恶狠狠地盯着商队:“留下钱财,饶你们一命!” 商队众人吓得跪地求饶,富察仪欣也握紧了袖中的匕首。就在这时,太上皇挺身而出,他的眼神锐利如鹰,声音沉稳有力:“我等皆是贫苦百姓,身上并无钱财,还请壮士行个方便。”
山贼头子冷笑一声,挥刀便砍。千钧一发之际,太上皇侧身躲过,短刀出鞘,几招便将山贼制服。富察仪欣看着他利落的身手,恍惚间又看到帘年那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帝王。商队众人纷纷道谢,富察仪欣心中更是涌起一股暖流 —— 原来,无论何时,他都是那个能为她遮风挡雨的人。
离开宿州后,他们继续向南。每到一处,便停留几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在扬州,他们听了一场地道的评弹,软糯的吴语让富察仪欣如痴如醉;在杭州,他们泛舟西湖,看三潭印月在水中的倒影,仿佛置身画中;在徽州,他们住进古朴的民居,跟着当地人学做徽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富察仪欣开始用笔墨记录下旅途的点点滴滴。她的手账本里,有江南的烟雨、塞北的风沙,有路边摊贩的吆喝、文人雅士的诗词,更有她与太上皇之间的温馨日常。“原来,生活可以这般简单而美好。” 她在本子上写下这句话,嘴角扬起幸福的笑容。
然而,自由的喜悦中也夹杂着思念。每当夜深人静,富察仪欣总会想起永瑾、和悦,想起紫禁城的一草一木。她不知道儿子是否能处理好朝政,不知道女儿是否安好。但她也明白,自己的离开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一日,他们在南昌的茶馆听了永瑾的新政成效显着,百姓安居乐业。富察仪欣握着太上皇的手,眼中满是欣慰的泪水:“我们的儿子,真的长大了。” 太上皇轻轻将她揽入怀中:“他会成为一代明君,就像你期望的那样。而我们……” 他望向窗外的青山绿水,“就好好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自由吧。”
就这样,他们一路走走停停,看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山村,从壮丽的山河到宁静的湖泊,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富察仪欣不再是那个在后宫勾心斗角、在朝堂运筹帷幄的太后,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妇人,与心爱的人携手同行,追逐着心中的诗与远方。
当秋风再次吹起,他们站在泰山之巅,望着云海翻涌,红日初升。富察仪欣靠在太上皇的肩头,轻声:“此生,足矣。”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权力、地位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身边的人,唯有这自由的时光,才是最珍贵的财富。而他们的故事,也将随着这四海之旅,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郑
喜欢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请大家收藏:(m.6xxs.com)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