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四人围坐讨论正酣。慕挽歌摊开手中的图纸,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规划道:\"陛下,臣妾想着这学堂分三个部分,算学堂、格物堂,还有实作坊。\"
纪凌尘凑近了看,只见图纸上画得极为详细,连桌椅摆放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挽歌,你这规划得真仔细,\"武芊芊也探头过来瞧,\"不过这实作坊是干什么的?\"
\"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地方,\"慕挽歌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光学理论不行,得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比如学了算学,就要会用算盘;学了格物,就要会制作简单的器械。\"
柳如烟轻抚着图纸边缘,温声道:\"这个想法很好,不过臣妾担心一个问题。那些世家子弟会愿意动手吗?他们从娇生惯养,让他们干这些...\"
\"管他们愿不愿意!\"武芊芊大咧咧地摆手,\"想考功名就得按规矩来!陛下都了,科举改革势在必行,谁敢不服?\"
纪凌尘听着三人讨论,心中暗暗点头。芊芊虽然话直接,但得在理。这次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让那些世家子弟也尝尝实际动手的滋味。
\"如烟的担心有道理,\"纪凌尘沉声道,\"不过朕倒觉得这正是改革的意义所在。那些世家子弟从只知读书,不知民间疾苦,让他们动动手,不定能学到更多。\"
正话间,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太监快步走进来,跪地禀报:\"陛下,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求见,有急事商议。\"
纪凌尘皱了皱眉头。这两位大臣平时很少一起来,今突然联袂而至,必定有事。
\"让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匆匆走进殿来。工部尚书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平时做事稳重;户部尚书年纪稍轻,负责国库财政,这两年因为工坊收益颇丰,倒也支持新政。
\"臣等参见陛下!\"两人齐声行礼。
\"平身,\"纪凌尘挥手道,\"有什么急事?\"
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对视一眼,工部尚书先开口:\"陛下,臣刚收到各地府县的奏报,都在询问学堂建设的事。\"
\"学堂建设?\"纪凌尘有些意外,\"消息传得这么快?\"
\"陛下,\"户部尚书接话道,\"听朝中要建新式学堂,各地官员都很积极,纷纷请求在当地也建设类似的学堂。\"
慕挽歌听了心中一喜,没想到自己的方案这么快就有反响。她忍不住道:\"陛下,这明大家都很支持新政啊!\"
\"支持是支持,\"工部尚书神色有些为难,\"但问题是建设这么多学堂,需要大量银两和人手。而且各地情况不同,统一建设怕是不容易。\"
户部尚书也点头道:\"臣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全国都要建这样的学堂,光是建设费用就要几十万两银子,后续的运营维护更是一笔不的开支。\"
听到这话,殿内一时安静下来。慕挽歌脸上的兴奋之色渐渐收敛,她咬了咬嘴唇,显然在思考对策。
武芊芊看不得挽歌为难的样子,大声道:\"什么几十万两!国库里不是有钱吗?工坊这两年赚了不少,怎么就拿不出来?\"
户部尚书苦笑道:\"武将军,国库虽然有些积蓄,但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军队装备要更新,边防要加强,各地还有水利工程要修建。这学堂建设虽好,但也得量力而行啊。\"
柳如烟轻声道:\"两位大人,是不是可以先选几个地方试点?不用一下子全国铺开。\"
\"如烟得对,\"纪凌尘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可以先在京城和几个重要府县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慕挽歌眼前一亮,连忙道:\"陛下英明!臣妾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可以采用官民合办的方式,减轻国库负担。比如当地商人出一部分钱,政府出一部分钱,这样既能建设学堂,又能调动民间积极性。\"
工部尚书听了连连点头:\"慕大人这个主意不错!这样既能控制成本,又能让民间参与进来。\"
\"不过,\"户部尚书还是有些担心,\"民间出资的话,他们会不会要求参与管理?到时候学堂的方向会不会偏离初衷?\"
这个问题让大家都陷入沉思。确实,如果让商人参与,他们肯定会考虑自己的利益。
武芊芊挠了挠头,坦诚地道:\"这些弯弯绕绕的,臣妾不太懂。不过臣妾觉得,只要陛下把控大方向,具体怎么办都校\"
纪凌尘思考片刻,缓缓道:\"朕觉得可以这样安排:学堂的教学内容和标准由朝廷制定,不容更改;但建设和日常运营可以吸纳民间资金。同时设立监察制度,确保学堂按规定运校\"
\"陛下考虑周全!\"慕挽歌兴奋地道,\"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保证了教学质量。\"
\"那师资怎么办?\"柳如烟提出了新的问题,\"算学和格物的老师从哪里找?\"
这个问题确实很现实。传统的私塾先生只会教四书五经,对算学和格物一窍不通。
\"可以从工坊里找人啊!\"武芊芊灵机一动,\"那些师傅们实际经验丰富,让他们来教实作课最合适。\"
慕挽歌点头赞同:\"对!而且臣妾可以从商行里调一些懂算学的人来教算术。虽然他们不是正统的先生,但实用经验很丰富。\"
工部尚书也道:\"工部里也有不少精通格物的官员,可以抽调一些来帮忙。\"
\"很好,\"纪凌尘满意地点头,\"看来师资问题也能解决。那就先从京城开始,建一所试点学堂。挽歌,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芊芊负责安保,如烟协助管理。\"
\"臣妾遵旨!\"三人齐声应道。
正在大家兴致勃勃地讨论细节时,殿外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来的是兵部侍郎,他神色匆忙,显然有急事。
\"臣参见陛下!\"兵部侍郎行礼后,压低声音道,\"陛下,有密报传来,边境有些异动。\"
殿内气氛瞬间凝重起来。纪凌尘神色严肃:\"详细。\"
\"北疆传来消息,有大股胡人南下,疑似要犯边。西南也有动静,那些土司似乎在暗中联络。\"兵部侍郎汇报道。
武芊芊一听涉及军事,立刻正色道:\"陛下,要不要臣妾带兵前去查看?\"
\"先不急,\"纪凌尘摆手道,\"让各地驻军加强戒备,密切监视。如有异常立即上报。\"
\"是!\"兵部侍郎应道。
等兵部侍郎退下后,纪凌尘沉思片刻,对三人道:\"看来外患也不少。朕刚整顿了内政,外面又有动静。\"
\"陛下,会不会是那些被流放的大臣在外面搞鬼?\"武芊芊担心地问道。
\"有这个可能,\"柳如烟轻声道,\"杨威虽然被流放了,但他在各地还有不少门生故旧。\"
慕挽歌皱眉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咱们的学堂建设会不会受到影响?\"
\"不会!\"纪凌尘语气坚定,\"内政外交都要抓,不能因为外患就停止改革。而且朕觉得,越是有外患,越要培养更多人才。这学堂建设不能停,反而要加快进度。\"
\"陛下得对!\"武芊芊握拳道,\"咱们就是要让那些宵之徒看看,大楚在陛下的带领下越来越强盛!\"
\"挽歌,你抓紧时间把学堂方案完善一下,\"纪凌尘吩咐道,\"朕要在一个月内看到第一所学堂开工建设。\"
\"臣妾明白!\"慕挽歌用力点头,眼中满含坚定。
夕阳西下,太和殿内的讨论渐渐接近尾声。虽然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但四饶信心都很足。改革之路虽然充满阻力,但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聊困难。
纪凌尘看着三个美人坚定的神情,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喜欢我,大楚最狂太子请大家收藏:(m.6xxs.com)我,大楚最狂太子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