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梅雨时节,细雨如丝,轻柔地笼罩着整个村落。庄园的屋檐下,雨水顺着青瓦滴落,在青石阶上溅起的水花。苏雪璃站在廊下,望着被雨雾朦胧的村庄,心中满是宁静。这样的气,最容易让人染上风寒,她转身回房,取出早已备好的药箱,打算去村里转转。
萧凛披上蓑衣,将斗笠扣在头上,“我陪你一起去,雨路滑,有个照应。”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眼中满是关牵苏雪璃点点头,两人并肩走进雨幕郑
还未到村口,便听见一阵孩童的啼哭。循声望去,只见李婶家的院里,三岁的柱子正坐在门槛上,脸涨得通红,泪水混着雨水往下淌。苏雪璃快步上前,蹲下身子,轻轻为孩子擦去脸上的泪水,“柱子,怎么啦?告诉姐姐。”
柱子抽噎着,伸出手捂着肚子,“疼……疼……”李婶从屋里跑出来,满脸焦急,“苏姑娘,这孩子不知怎么的,从早上就开始肚子疼,我正打算冒雨去请大夫呢。”
苏雪璃摸了摸柱子的额头,又仔细查看了他的舌苔,“李婶别着急,孩子是吃坏了肚子,受了些凉。我这里有现成的药,吃下去很快就能好。”她从药箱里取出一个瓷瓶,倒出两颗褐色的药丸,“用温水送服,让孩子卧床休息一会儿。”
李婶千恩万谢,硬要留他们喝碗姜汤再走。萧凛笑着婉拒,“李婶,不用客气,我们还要去别家看看,雨生病的人多。”临走时,柱子已经不哭了,他探出脑袋,奶声奶气地:“谢谢姐姐,谢谢叔叔。”
雨渐渐了,空露出一抹淡淡的晴意。他们来到张大爷家。张大爷正在院子里犯愁,他家的水井前些日子塌了半边,现在取水十分不便。萧凛撸起袖子,“张大爷,您别操心,我来帮您修。”着,他便开始清理坍塌的砖石,又从附近搬来新的石块。
苏雪璃则陪着张大爷在一旁聊,询问村里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帮忙的地方。张大爷感慨道:“你们一家来了之后,可帮了我们大忙。以前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能硬扛着,现在有苏姑娘的药,心里踏实多了。”
萧凛一边砌着井壁,一边笑着:“张大爷,您这话见外了。咱们都是邻里,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他的动作娴熟,不一会儿,水井便修好了。清澈的井水在井中荡漾,倒映着空的微光。
村里的王嫂子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得知苏雪璃帮自家孩子治好了咳嗽,特意带着一篮子刚摘的枇杷和亲手织的丝巾来到庄园。“苏姑娘,这枇杷是自家树上结的,可甜了,你和萧公子尝尝。这丝巾是我闲着没事织的,颜色和你很配。”
苏雪璃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王嫂子,您太客气了。这丝巾织得这么漂亮,我都舍不得用。以后您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王嫂子拉着她的手,热情地:“我听你喜欢养花,我家里有几株罕见的兰花,过些日子给你送来,保准你喜欢。”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村落里,给每一户人家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萧明澈从外面跑回来,手里抱着一个竹筐,筐里装满了村民们送的各种食物。“爹爹,娘亲,刘阿婆给了我两个刚烤好的红薯,赵大叔让我把这筐鸡蛋带回来,还让我们明去他家吃饭呢!”
萧凛笑着接过竹筐,“明澈,那你有没有谢谢大家呀?”
“当然有啦!”萧明澈仰着脸,认真地,“我还明帮刘阿婆去捡柴火呢。”
苏雪璃看着儿子,心中满是欣慰。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桌上摆着村民们送来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萧明澈一边啃着红薯,一边兴奋地讲述着自己今在村里的趣事。
“我今和二牛一起去河边抓鱼了,虽然没抓到,但我们发现了一个好大的田螺!对了,二牛他家的老牛要生牛了,等牛出生了,让我去看!”他的眼睛亮晶晶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萧凛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儿子碗里,“那你明去的时候,要心些,别给人家添麻烦。”
夜深了,庄园里一片静谧。苏雪璃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村落里星星点点的灯火,心中充满了幸福。曾经,他们在江湖中历经风雨,在皇室纷争中艰难求生。如今,能在这江南水乡,与淳朴的村民们为邻,过着平淡而温馨的日子,这或许就是最珍贵的幸福。
而在村子的另一头,李婶看着已经熟睡的柱子,轻声对丈夫:“多亏了苏姑娘和萧公子,不然柱子这病还不知道要遭多少罪。咱们明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给他们送去。”
张大爷坐在修好的水井旁,抽着旱烟,对邻居们:“萧公子这手艺,比镇上的石匠还厉害。等晴了,咱们一起去帮他们把庄园的篱笆修修,也算是尽份心意。”
月光如水,洒在江南的村落里,洒在每一个饶心上。这份邻里之间的情谊,如同陈年的美酒,越酿越醇,温暖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在这一方的地里,爱与善意在无声中流淌,编织成一张紧密的网,将所有人紧紧相连。
喜欢踏雪寻青梅请大家收藏:(m.6xxs.com)踏雪寻青梅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