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家里,竟然一院子的自行车,家里来了多少人呢?这么多自行车?
究竟发生了什么?家里会这么多人?
静安攥着冬儿的手,往房间里走。弟弟静禹竟然从房间里出来,高胸叫了一声姐。
静禹把冬儿抱了起来,扛在肩膀上,往屋子里走。
静安吃惊地看着弟弟:“静禹,你怎么回来了?”
静禹:“妈昨晚给我打电话,家里今请客,非让我回来,我晚上的家教都请假了。”
静安纳闷,请什么客?
静禹:“姐,为你请客呗,你这不是要到大院工作吗?妈想炫耀一下——”
静安哭笑不得,有什么炫耀的?自己还没进大院的门槛呢。
她担心,万一这件事没成呢?
没有板上钉钉,去报社找李老师帮忙,她都没敢,母亲竟然大张旗鼓地告诉了亲戚?
屋子里都是人,三个舅舅,三个舅妈,两个姨妈,两个姨夫,房间里满满登登,装不下了。
母亲和舅妈在厨房炒菜,男人在房间里嗑瓜子,吹牛,热闹得快赶上静安结婚的时候。
大家一见静安,就笑着围上来,什么的都樱都是恭维的话,但也有嘲讽的话。
大姨夫:“哎呀,冬儿都争回来了?静安现在可抖起来了,又去大院工作。孩子也要了回来,我听你妈,你买了两个房子,我们两口子挣钱这么难,咋你挣钱这么容易?”
静安听得出来,大姨夫话里的馊味。
还没等静安话,大姨就用胳膊肘用力地拐了一下大姨夫:“一边拉去,会不会话?不会话把嘴用拉锁拉上,一会吃饭再给你拉开。”
老姨:“大姐夫这样的,不能用拉锁,直接用针缝上,吃饭也不给他拉开,让他饿着。”
老姨又问静安:“孩子咋要回来的?打官司了?”
静安不知道母亲是怎么跟亲戚的,她不想实话实。要是让亲戚知道,前夫的媳妇给冬儿吃药这件事,他们会四处传播。
静安正不知道咋回答,母亲就:“看见我们静安去大院工作,周九光就上赶着,把孩子给我们了。”
母亲也把这件事盖住了,家丑不外扬。
老姨连忙问:“手续都做完了?以后,老周家不会又把冬儿要回去吧?”
静安:“手续都办完了,她爸签字画押,不会再更改。”
老姨:“那他每月给孩子多少抚养费?”
静安:“200——”
大姨夫在旁边:“这么多?能吗?我一个月就挣二百多,他周九光趁啥?一个月给这么点的孩子200元?”
大姨夫显然是不相信,甚至不相信这么好的事情,都轮到静安头上。
静安:“以前我们离婚的时候,我没要家产,把我应得的一半家产,当了冬儿的抚养费,这次冬儿归我,我也没让他还我那一半抚养费,就让他直接每月给冬儿200元。”
大姨夫见静安的细节真实,他又撇嘴:“这物价都在涨,将来200元啥也不当,你自己咋养活孩子——”
亲戚们顺着大姨夫的话茬,就开始对静安的前途指手画脚,无限地夸大静安将来的困难。
静安领着冬儿回到西屋。
有些亲戚就这样,要是不贬低你两句,他自己就活得不舒服。
静安也懒得跟他们起大院的事,更不想谈到冬儿抚养权之类的事情。
这时候,西屋的声音更高了,有人:“老周婆子那可不是物了,当年在厂子上班,把男人摁在身下揍,还扒裤子——”
静安把门关上,不想让冬儿知道奶奶的事情。工厂里,女人要是不泼辣点,都能让男人欺负死。收拾他们就对了!
母亲倒是很喜欢这热烈的气氛,尤其是大家都埋汰九光他们家,母亲也跟着,得可来劲儿了,发泄心里的不满。
母亲:“我当初就不同意她嫁给老周家,可她挣命地要嫁,结果咋样?照我的来了,散伙了吧?散伙之后,这架打得,争夺冬儿,这架更没少打——”
母亲又低声地了什么,静安没听见。
静安连忙推开门,到东屋叫母亲:“妈,你来一下!”
母亲还要继续,她还没过瘾呢。
静安央求着:“妈,你跟我来!”
母亲跟静安来到厨房。
静安:“妈,不要再谈论老周家,也不要再谈论冬儿的事情。她已经记事儿了,她奶奶家不好,她心里能好受吗?”
母亲:“我就两句,还不让了?他们欺负你的那些事儿,还不行啊?你咋那么熊呢?”
静安:“熊不熊能咋地?两句话就不熊了?有能耐,就把失败的婚姻离掉,那才叫不熊。
“看看我大姨,脸上有青紫的伤痕,肯定是我大姨夫打的,你们不熊,你们咋没人替你姐姐出头,削我大姨夫呢?
“我要是我大姨的妹妹,我早上手削这不要脸的姐夫,他还腆着脸坐在这里吃饭。妈你也是的,这样一个打你姐的男人,你还请他吃饭?要是我,早把他轰出去!”
母亲这回不话了。
静安也缓和了口气,低声地:“妈,冬儿遭的罪够多了,咱们每次念叨一次,冬儿就会想起来一次,你她心能好受吗?咱们都别提了,让冬儿安静地长大吧。”
母亲点头了。
这一顿饭,静安吃得这个累。饭桌上,大家不老周家的事情,但又询问静安去大院的事情。
大姨夫问:“静安,你去大院走的谁的后门?”
二姨夫问:“静安,到了大院要有后台。没有后台那白扯,你到哪儿都是个喀拉蜜。”
这些人吃喝到很晚,还没有散局的意思。
冬儿都困了。静安先告辞,领着冬儿回家。
母亲在走廊叫住静安,声地:“亲戚没走呢,你老早走,多不好。”
静安:“你多余请客。你看看咱家这点亲戚,谁希望听你好消息?巴不得你家灾人祸,他们好觉得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
“你请客炫耀,这些人心里不一定咋埋汰我呢。以后,这种客别请,有那钱自己吃。”
母亲:“你呀你呀,就过死门子吧——”
弟弟静禹送静安回家。
姐弟俩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聊。
静禹给静安带回四本自考的书,还有辅导材料。是明年春要考的四科。
静禹:“你现在去了大院,文凭很重要,你要是没有文凭,不太容易翻身,你要是有了文凭,工资也能高一些。”
静安觉得静禹得是对的。
静安:“你拿回这些书太重要了。明年春还有四科,秋还有四科,不过,我不知道今年这四科考得咋样。”
静禹:“你把考号给我,我回去之后,到自考办帮你问。”
喜欢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请大家收藏:(m.6xxs.com)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