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晚上,静安给公婆的铺打电话,她晚上接冬儿。
她收摊之后,推着冷面车子,去幼儿园接冬儿放学。
冬儿在机关幼儿园。静安从步行街,径直往东走,走到临江街,再往北拐。
一到临江街,静安发现走不过去了,街道用绳子拦上,还挂着几个红色的大字:“施工重地,闲人免进。”
静安想起来,这就是李宏伟修的路。
工地只是用绳子拦着,静安推着车子也能走。
工地里已经有很多工人,但好像还没有干活,马路上还能走人。
看到静安推着冷面车子经过,就有工人询问:“卖什么的?”
静安:“冷面——”
一想到这些工人饭量大,静安又:“还有烧饼。”
有几个工人围了上来,伸着脖子查看:“啥样的冷面呢?我看看——”
静安把东西拿出来:“我拌的冷面好吃,您来一碗吧,还可以加香肠,加鸡蛋,加柿子黄瓜——”
一个工人要了一碗冷面,大家看着红红绿绿的,挺好,又有其他人买冷面。
一会儿功夫,静安剩下的冷面竟然卖没了。烧饼香肠鸡蛋,都卖没了。
静安心里动了动,以后不到步行街出摊,干脆,到哥这里卖冷面吧。
想到在李宏伟修路的地段出摊,忽然,静安又想到了别的事情。
她想起九光的工地上有食堂,那么,哥的工地,是不是也有食堂?
静安就问吃冷面的工人:“你们这里有没有食堂?”
工人:“听有食堂,不过,还没看见呢——”
静安心里有谱了,浑身也有劲,推着推车子,去幼儿园接回冬儿。
静安把推车子送到家里,就骑着自行车驮着冬儿,去了母亲的裁缝店。
路上,买了一条鱼,买了豆角和茄子。
裁缝店里,母亲正在给一个顾客量尺寸。
静安进屋,就拿起笔和本子,帮母亲记尺寸。
顾客走了之后,母亲看到静安买的一条大鱼:“以后别乱花钱,别买那么好的东西。”
静安笑着:“妈,我在家舍不得买鱼,就是每次冬儿回来,我把她领到你这里,买一条鱼,一起改善一下生活。”
母亲看到冬儿,满脸是笑容,啥都忘了,从后屋拿出柿子和香瓜,给冬儿吃。
母亲的裁缝店,靠着西墙,是一整面墙的衣服,用衣服挂挂着,有别人定做的旗袍,衬衫,连衣裙,还有风衣,裤子。
静安看到旗袍,连忙把眼睛挪开,她不敢看旗袍,怕勾起往日的回忆……
母亲从这些衣服里,拿下一条连衣裙,是给冬儿做的。
冬儿高兴坏了,乐得直拍手。
每次冬儿来,母亲都会给冬儿准备一件漂亮的衣服。
每件衣服,都有一个特点,都是用花布拼凑的衣服。
冬儿:“姥姥,我奶奶,我穿的是要饭花子的衣服。”
母亲气笑了:“这老太太,咋不早点往北走!”
冬儿:“姥姥,往北走,去哪?”
静安:“妈,不能这么跟冬儿话——”
母亲:“她奶奶话这么难听,我一句不行啊?”
静安:“他们家里咋话,我们管不着他们家的人,但我们能管住自己,我们不能跟冬儿这么话。”
父亲出摊回来,他听见屋里的聊,就:“静安得对,他们教孩子的那些是错误的,我们不能再教她错误的。”
在很多事情上,静安和父亲的想法比较接近。
做饭的时候,静安把李宏伟修路的事情,跟父母了。
静安:“我哥修路,听工地有食堂,给工人开伙,我想承包他的食堂。”
母亲觉得行,母亲敢想敢干,父亲有点犹豫。
后来一想,是李宏伟的买卖,静安开食堂也没啥大事,不会有人欺负她。
静安得到父母的赞成,她就给李宏伟打了一个电话。
李宏伟没有接。静安打了两个电话,他也没有接。
静安想,可能李宏伟在家,田雨在身边,他知道这是静安母亲裁缝店的电话,就没有接吧。
不是自己的男人,使起来是真费劲呢。是自己的男人,又要娶别人。
静安心里五味杂陈。跟男人打交道,不掺杂一丝感情,办事就透露多了。
就像静安跟老谢,两人之间没事,她就是到老谢家做客,嫂子对她都很热情。
可是,她明明和李宏伟也没事啊,为啥田雨总是对她耿耿于怀呢?
静安心里想,明直接去工地找李宏伟,行就行,不行,就拉倒。
已经黑了,静安打算带着冬儿回家。母亲拿了方便袋,一个劲地往袋里装瓜,装柿子,要给静安拿回去,给冬儿吃。
这时候,门外进来两个人,父亲连忙跟对方打招呼。
静安一听,是李宏伟的声音。她笑了,哥是在对面的长胜,就没接她的电话,直接来了。
静安从后屋出来,笑着:“哥来了?”
李宏伟的身后,有人:“就看见你哥,没看见你六哥?”
竟然是葛涛。
求催更。求好评!
喜欢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请大家收藏:(m.6xxs.com)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