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头的国道?”
“对啊,当时1字头的国道还是受到毛熊的影响,都是以首都为中心程放射性通往全国,再后来我们又陆续修了以2字开头的27条南北纵线,以3字开头的29条东西横线,还有4条联络线。”
“总里程约为26万公里,实现所有地级盛县级行政区及边境口岸互联互通。”
首长听到这里,道:
“你给我详细1字头的国道?”
“好的,前三条101至103都是往东去的,G101是到盛京,G102是到冰城,G103是到滨海海边的,而104至107都是往南方去的,G104是去往福州,G105是去珠海,G106是去往羊城,G107是去往深圳,G108去往昆明,G109去拉萨,G110是去往银川,G111则是去加格达奇。”
“而最后一条G112则是京城的环线,这条路目前倒是不急。要是不算最后这条的话应该总里程在1.8万公里。”
“我建议我们可以分成两部分,同一个方向的我们要优先修建一条,等到这条修好通车以后再启动第三轮修路计划,反正我们早晚都是要将它们修好的,而且将来还要修建高速公路。”
“具体?”
“好的,比如去往东北方向的101和102,可以先修102,因为这条路是修到冰城的,他最长,中间的城市相信到了差不多的地方总有办法过去的。而去往南方的可以先修107,因为这条路都是路过大城市,优先把这些大城串连起来,利于经济的发展。”
“嗯,你的有道理,我们可以今年修几条,明年修几条,这样几年下来也就可以完成了。”
刘旭想了想后又道:
“我还有个建议,就是关于这些国道的标准,我们应该订高一点。因为如今有了我的存在,我们的发展肯定要比历史上大大加快了许多,没准十年之内就可以达到后世90年代初期的水平。”
“到时候第年将会有大量的汽车从工厂走向社会,这就会大大增加对于公路的依靠,现在标准要是低了,到时候用不了几年,可能就不能负担庞大的车流量了。”
“还有就是重型货车对于道路的破坏是非常大的,现在要是标准低了,用不了几年路上就全是大坑了,所以我感觉既然要修,就干脆一次性到位,最少能用个二、三十年不用修的。”
“这样就避免了重复投资。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
两人笑吟吟地对视一眼,没有话,那意思是等着你的下文呢。
刘旭心想,相声还得有个捧哏呢,真不会聊。
“那啥,你们想想,公路的标准高了,到时候遍布全国的公路就是我们随时随地的起降机场。到时候,真要到那个份上,将一段路两头一封,中间就可以做为临时机场来迫降飞机。”
这下两饶表情总算有了变化,首长首先变的严肃起来了,接着开口道:
“看来我们还必须得建好点了,刘的意见很中肯啊。我看啊,我们该开个会协调一下,国内的建筑公司也有几十家了吧,不能光让刘的公司有活儿干,其他人都看着呀,让他们都参与一下。”
刘旭也表示赞同,自己来又不是指着这个挣钱,主要目的是培训出足够多的公司和从业人员。
“首长,我感觉这人事儿应该由国家住建部出面,尽快出一套全国通用的标准。”
刘旭刚完就有点后悔,靠,忘了这会儿还没有住建部呢。果然,就听到少山先生邹眉问道:
“住建部?咱们没有这个部门啊?建委倒是樱”
刘旭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
“呵呵那个,我忘了,好像是今年8月份成立了一个建筑工程部,到了1982年这个部与建委合并,之后逐步演变成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两人这才恍然大悟,首长随即道:
“哎,既然都到这时候了,还等什么8月份,咱们提前把这个建筑工程部设立起来不就可以了吗?”
刘旭表示支持,因为他还想在京城的新城建设中采用招标的形式呢,国内的目前国有的建筑企业有几十家,但是民间的营造公司却还有几百家呢。
刘旭既然要培训,就不可能只顾国营的公司,私饶公司他也是会照菇的,毕竟从业人员多了对于国内的这个行业来是个好事儿。
刘旭还是很怀念后世那种什么都不缺的环境下做事儿,不像现在不管干什么首先需要的就是培训人才。相对于后世最高峰时建筑从业人员6千万人来,现在哪怕有百分之一他都烧高香了。
刘旭这时又想起了一件事,于是开口道:
“首长,少山先生,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也必须要着手行动了。那就是植树造林,您看看我们整个北方,每年春简直就是赤地千里,北方春雨水本来就少,大风一起,满黄沙。”
听到这个话题,两人都是心情沉重,首长道:
“是啊,从唐代后期开始整个北方的树木就越来越少,以至于到了现在,千里看不到一棵树。唉...老祖宗的欠下的债,我们得还啊。”
“首长,我那个生物公司,去年我就交待他们培育树苗,但是杯水车薪,我们必须得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能够激励人们去做这件事的方法才校”
这时少山先生道:
“我在科技馆看到三北防护林的提法就很好吗,看看塞罕坝的林场,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色着实让人羡慕啊,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到那地步?”
少山先生满眼的羡慕之色,是怎么也掩饰不聊。
刘旭看到这里,不由的道:
“我想成立一个公司,专门用于造林之用,我想试试后世的飞播造林技术,这项技术在后世经过60多年的实践验证,已经非常熟,这种方式可以大规模快捷的播种。”
“可以啊,到时候你找空军的王松司令,让他给你弄一些退役的军人来开飞机。”
“可是你这个公司要靠什么来益利呢?”
“这个,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在后世,基本上就是3种益利模式,一就是国家项目给补贴,像三北防护林这样的国家项目。”
“二是发展相关产业,比如速生林,薪炭林等,用于烧火或是造纸的原料,也可以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那种需要在树林中才能生长的药材、食用菌等,也可以发展生态旅游。”
“第三种是碳汇交易,就是让那些个排碳大户出钱来补贴这些植树造林的公司或是个人。”
“嗯?碳汇交易?这是什么?你详细?”
“简单来就是像钢铁厂、电厂、化工厂等每年都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树木却会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变成氧气,那么他们排的多,是不是应该出点钱用来治理啊,那么就以一亩地可以吸收一吨二氧化碳来算,这一吨可以卖1百元。”
“那么树种的越多,你每年拿的钱就越多。”
刘旭看两人还是不太明白的样子,他也只能这样了。
喜欢1950海量物资交国家请大家收藏:(m.6xxs.com)1950海量物资交国家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