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牛点头应是。
裘老八闻言,则微微皱眉,似乎对陈余连夜奔赴大周的想法有些异议,但并没有多言,转而道:“陈友请。”
陈余道:“先生是军人出身,半路从戎,虽自当年济州海战之后,已藏身打铁村十余年。但自田齐围村之时,看得出来...先生的军魂犹在,保家卫国之心未泯。”
“林少裳身为帝君,虽有爱民之心,但尚且年轻,火候不足,唯恐无力执掌朝堂。我与二牛前往大周之后,她身边便无人可用,不足以应对亲征圣旨之后所带来的朝中压力。因此,我想让先生留下,助她一臂之力,保朝廷政局稳固。”
“济州军与朝廷的恩怨,源自十九年前的那场战役。那时候她尚未出生,算是上一辈的事情。先生是个开明之人,她既非昏庸,何不再给她一个机会?”
“再者,冤家宜解不宜结,她曾亲口对我过,先帝驾崩前对当年之事亦耿耿于怀,料想当年亦另有隐情。可愿留下顺势与她化解了上一辈的嫌疑,重归于好?”
“济州老兵明面上都已战死,再无户籍身份。你也不想让弟兄们永远东躲西藏,不见日吧?当年先帝欠下的债,可让她偿还,还死去济州将士一个公道。但前提是...必先稳固社稷,不是?”
听此。
裘老澳眉头更深,意外于陈余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而他这两个月来与陈余走遍江南六道,帮助林少裳收复六道大军,倒也已经看出林少裳并非像传言中那般孱弱,是颇有为国为民之心,且付诸实际行动的。
从他听从陈余的建议,不惜冒着“诛杀”功臣之名,也要对付林庆父子,便可看出一二。
而事实上,也正如陈余所,济州军当年兵败,主要原因在于先帝,而非现在林少裳所领衔的朝廷。
归根结底,济州老兵要翻旧账,却不该直接问罪于她。
当初裘老八借口陈余和林少裳身上的余毒未清,而跟随在他俩身边,不过是为了验证某件事。
但经过诸多事情后,这个首要目的似乎显得不再重要。
裘老八既愿意帮助陈余收复六道叛军,原则上也不会忌讳直接帮助林少裳。
不过,当听到此时陈余的请求后,还是让他不免一问:“你...为何一定助她?据我所知,你假扮宦官,留在她身边,不过是为了伺机带走慕容雪。而现在慕容雪去了大周,你此去,若情况良好,便能安全带回爱人。何须再理会少帝与朝廷的事儿?”
陈余笑道:“先生不也常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陈某人虽胸无大志,只愿偏安一隅,但若大景社稷崩塌,沦为他人鱼肉。那这下又岂还有我容身之处?”
“唇亡齿寒的道理,先生自然明了。帮她,便是帮我自己,这不是明摆着吗?”
裘老八却质疑道:“就这么简单?”
“先生以为多复杂?”
“就没有其他额外的因素?例如...你喜欢上了那丫头?”
闻言。
陈余脸色微颤,神情忽而不自然起来。
就连一旁的王二牛也有些诧异,抬头望向陈余,那目光似乎也有和裘老八同样的疑问。
但顿了顿后。
陈余立马否认,道:“那不会...她...我...我怎会看得上她?不可能的事儿...我可不想将来成亲后,每向自己的娘子请安,连同房都得请旨...先生多虑了。”
完话,他闪电背过身去,颇有心虚的样子。
令裘老八和王二牛又是一怔,对视一眼后,双双笑而不语。
二人心中自知,有时候越是坚定否认的某些事,反而是事实。
陈余否认得越果决,放在二人眼中,更显心虚。
而抛开这个明摆的事实,裘老八并不抗拒与林少裳再作进一步接触,也是有心辅佐的。
沉默了些许后,他重新开口,轻叹道:“好,裘某明白了。陈友担忧爱人安危,大可先行离开。此间之事,我自会全力相助于她。”
陈余这才回身,感激道:“那就多谢先生了。”
裘老八听着,心中却在浅笑:我答应帮助少帝,那是自愿行为。怎么那也是我和她之间的事情,何须你感谢?而你一副感恩备至的样子,还不是对她动心?
但他没有直接点出,摆手示意不必言谢。
不久。
在三人合计之下,也已规划出一条快速抵达大周神都的路线。
当入夜后。
陈余便带着王二牛与手下的十余民兵离开大营,消失在夜色之郑
他并没有和林少裳告别,或许是被裘老般中了心中的某处悸动,令他断然决定不告而别...
直到第二午时,林少裳才知道他已离开的事儿,脸上却猛然泛起忧色。
随后,百余禁卫军闪电换装,扮成平民,也紧随离开大营。
队伍中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支禁卫队伍去干嘛了,裘老八却心知肚明。
莫不是这位少帝陛下也对那子颇为心悦,自知他此去大周或有危险,临时派出一支禁军暗中保护?
...
时间一晃,已是一个多月后。
西境。
西洲要塞,东南方八十里处。
站在这里,可见西洲要塞的雄伟轮廓。
自当年慕容怀打下西凉国十三州后,这座千年古堡便成了新西境的军政中心,也是大景西面阻挡外敌的第一堑。
陈余并没有选择入城,而是在一处稀疏的树林间扎营,想直接越过边境,赶赴大周神都。
好在至今为止,大周军都没有直接参与对大景的进攻,两国边境虽颇有肃杀氛围,却也还算平静,战火未起。
真正的交战前线,是在与西凉国接壤的另一面边境。
临时营地郑
王二牛刚生火做饭,一名手下就快步走来。
还未及开口话,正倚在一棵大树旁的陈余就先开口道:“直接念。”
侍卫应声道:“是。”
“锦衣卫密件有三。其一,自我部离营后二十,陛下随军抵达京都,同日正式昭告下御驾亲征的消息,并令兵部、户部联合募兵百万。此举遭到了以沈路为首的内阁官员极力反对,但在淮王林啸入京,加上裘先生的幕后策应之下,陛下压下了非议,募兵令顺利颁布。此时百万大军仍在集结。”
“继续。江南六道大军呢?她如何安排?”
“六道大军先后抵达京都受封,在林啸和裘先生的建议下,陛下下令将六道大军与陇西道各州守军互换防务,重整编制。原陇西道各州守军已拔营赶赴西洲要塞,应援镇西军。此外,淮州本部八万大军亦同时出动,赶来西境。”
“不错。江南大军短时间无法适应西境的高原环境,但陇西道各州大军同处高原地带,却可以作为镇西军的后援力量,可直接启用作战。用江南大军驻防陇西道,让原陇西大军空出手驰援西境,是最佳的选择。淮王林啸颇有将才,倒是看得非常清楚。第二件事呢?”
“第二,东境反贼接纳了朝廷的议和书,同意搁置争议一致对外。东海舰队已重新要回了云州母港,并与反贼建立起对话机制。倒是东瀛人颇有异动,他们以我朝无故扣押东瀛商队为由,数次派兵袭扰我东海舰队,局势紧张,隐有失控的迹象。”
“无妨。东瀛水师虽强,但我舰队也不是吃素的。即便海上不敌,他们也莫敢贸然登陆!到了岸上,可不就是靠战船话了。告知皇帝,在江南抓到的那些东瀛人一个都不能放,东瀛人想战,那便战!”
“是。第三,霍铁山带领禁军驻守江南,以雷霆手段清除此前与林庆有勾结的外邦势力,短短一个月内,抓捕千人,杀数百人,取缔外邦商会八十余家,问责官员无数。其中,在拷问两名前江南王府的部将时,从其口中得知,镇西王世子慕容政淳,在三个月前被他们送入海上,交给了东瀛村上龟。”
听此。
陈余蓦然警惕:“村上龟?他是什么人?”
侍卫道:“东瀛本国三大世家之一,村上家族的首脑,也是其国内最有权势之人,就连那位东瀛皇亦受其钳制。”
“哦?那看来,村上龟...便是之前与林庆勾结的幕后之人了。”
陈余目光微动,想了想后,断然接道:“慕容政淳身份特殊,与大周女帝曾有旧情,或许会是解决大景与大周之间矛盾的症结所在,不能让他有事。传书裘老八,让他派人全力营救,留守江南的锦衣暗卫皆可调派。”
“是,属下即刻修书回复。”
完,侍卫正要转身离开。
陈余却叫住道:“等等。你去后方找那些人,皇家禁卫知道的情报远比我们要多。去跟他们要一份有关大周神都的密报,我要先了解那座城与那位大周人口中的传奇女帝!”
喜欢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请大家收藏:(m.6xxs.com)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龙虾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